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建设法制型、服务型政府,就是要把过去以管理型为主的政府向服务型为主的政府转变,城管部门作为政府职能部门之一,当然也要向服务型转变。在这种形势下,市城管部门提出了要“转变理念为人民”,打造服务城管。
打造服务城管,首先需要城管部门进一步认识城管工作的目的。我们通常认为,城管的工作就是清理占道经营,维护城市市容,但为什么要维护城市市容呢?为了城市发展和人民的生活,最终还是为了在这座城市生活工作的人。只有认清这一点,城管的工作才会有明确的方向,一切工作都会从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出发:所做的决策是为了服务大多数市民的利益和城市的长远发展,而不会只为了外表的一时光鲜;城管队员在具体执法过程中才会牢固树立群众观念,体现人文关怀,成为服务者。
打造服务城管,还要求城管队员在内心深处要有对规则的敬畏、对权利的尊重。如果城管队员对法律和道德心存敬畏,在一线工作时就会时刻提醒自己依法行政,把自己的言行严格限制在法律和道德允许的范围之内,把自己从高高在上的管理者,主动转变成为执法对象提供服务的服务者。那些为谋生计而奔波的小商小贩,他们在城市也享有任何人不得剥夺的生存权和发展权,认识到这一点,城管部门就应该通过协调相关部门,尽力为小商小贩开辟新的经营场所,为他们能够在城市生存创造条件,这样才能从源头上化解城管和小商小贩之间的矛盾,让城市管理工作真正转变为服务人民的工作。
打造服务城管,还要求城管队员在具体工作中注意方法方式。当前,由于一些城管队员工作方法简单粗暴,恶性案件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城管执法队伍的整体良好形象。面对公众对城管野蛮暴力执法问题日益“敏感”的神经,探索工作方法的“刚柔相济”,对重塑城管文明形象,破解城市管理难题具有现实意义。所谓“刚”应该是严格按法律的规定和法定的程序执法,保证城市的健康发展和大多数人的利益不被侵害。所谓“柔”就是“理性、平和、文明、规范”,倡导人性化执法,融理解和服务于执法,多采用协商、指导、示范、提醒、规劝等非强制性方式,在改善城管形象的同时促进社会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