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张 玮
今年3月,市公安局定和派出所治安管理服务大队户政中队被授予2013年度市“三八红旗集体”,成为全市公安系统唯一获此殊荣的集体。而这个中队的中队长就是34岁的张海娟。
2013年8月,张海娟由一名普通户籍民警走上了户政中队长的领导岗位。面对角色的转变和中队新手的增加,她时刻提醒自己,户籍工作和群众密切相关,一定要带领大家尽快进入角色,满腔热情地为群众服务。
户籍窗口审核材料多、涉及个人利益广,政策性、原则性都很强,为此,张海娟组织中队民警利用晚上时间,认真学习相关政策,钻研业务知识,做到“多看、多记、多想、多做”。去年9月22日12时许,辖区居民李某给张海娟打电话说,他在郑州上大学的儿子打来电话,说自己的身份证找不到了,因学校办理有关手续必须要身份证,儿子在电话里急得直哭。张海娟想,即使办临时身份证也来不及,于是她便联系郑州校方咨询户籍证明管用不管用,当听到“可以”的答复后,她立即安排民警为李某的儿子打印了户籍证明。此时已近13时,张海娟顾不上吃饭,立即通知李某。李某随即将户籍证明给儿子送到了郑州。
今年2月初的一天,辖区居民柳某拿着户口簿要求给他2006年出生的女儿填补身份证号。户籍民警在微机上查身份证号时,发现柳某孩子的户口未上微机。柳某顿时变了脸色,在办证大厅里吵闹,并扬言:“我孩子今天办不了户口上不成学,我可饶不了你们!”张海娟闻讯立即赶到大厅,她一边微笑着对柳某解释,一边查看他的现有材料并提出解决办法。柳某终于平静下来,表示按规定准备相关材料。随后,张海娟同民警一边在档案室查找当时柳某的孩子报户口的手续,一边又联系辖区民警进行调查。下午,等柳某把材料备齐送来时,离下班只剩一个小时。这是柳某给孩子办学籍的最后一天,经请示领导,张海娟急事急办,及时给他女儿补办了户口手续。当柳某拿着办好的新户口簿时,他一再向张海娟表示歉意:“今天真对不起,我性子太急了,你别放心里啊!”
今年春节期间,社区民警在入户走访中了解到,年近七旬的王大爷想办医保手续,需要提供身份证件,而老人长年瘫痪在床,无法到派出所照相。正当王大爷的家人一筹莫展时,张海娟带着户籍民警拿着相机来到了王大爷家里,为老人照了相,并自掏腰包为其办了相关手续。
凭借热情周到的服务,张海娟让不少前来办事的群众和行动不便的居民脸上挂满了笑容,他们一句句简单的“谢谢”,成为张海娟心中的最高褒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