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发改部门就如何推进项目服务进行“假如我是项目业主”的讨论;社会事业部门讨论“如何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城管部门讨论“阳光为民队伍怎么建设”;李万街道围绕“如何打通基层党组织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进行讨论……
敢向问题叫板
察民情、解积案,疏民困、化积怨。针对积案上升的严峻形势,刚刚组建的示范区领导班子迎着矛盾不绕弯,化解纠纷暖人心。“群众的大部分问题是合理诉求,问题出在我们没有及时解决上。”常鸿在新班子到任后的第一次全区性会议信访稳定工作会上说。
针对信访积案的一个个矛盾,敢于向问题叫板。示范区明确班子成员负责制,夜访村民,深入谈心。针对拆迁补偿问题的信访“老大难”,示范区相关领导进行走访,一次次召开村民座谈会。大家公开亮底牌,真诚协商。目前,群众满意的全区拆迁安置补偿方案即将出台。社区建设引起的矛盾纠纷曾一度困扰了示范区的个别村,大家对社区建设、村干部不满意。对此,示范区领导亲自带队驻村入户,调查分析,与村民商谈社区建设。经过调研,目前,新的社区建设方案正在征询群众意见中。
向问题叫板,解决了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迫切的问题,20多起信访积案得到化解,有的积案长达5年。目前,示范区信访工作多次受到市领导的赞扬。
敢为群众跑腿
如今在示范区为群众、企业、项目业主跑腿的干部越来越多。最近芦堡村有两户村民申请低保,他们担心自己腿脚不便,办理困难。可没有想到,不用出门,办理低保的示范区干部就找上门来,为他们办理了低保手续。“干部就是代办员,我们咋不高兴!”他们兴奋地说。即将开工奠基的投资10亿元以上天宝项目因为有了文昌街道干部的全程代理,前来投资的山西客商“遇事不再发怵,办事不再发蒙”。
全面推行为民服务全程代办和项目服务全程代办工作,变坐等上门为主动服务,变群众跑腿为干部跑腿,让群众办事不再摸不着门、找不到人、走冤枉路、花冤枉钱。这已经成为示范区干部的常态行为。如今,在示范区,城乡低保、证照办理、计生服务、优抚补助、农技服务、合作医疗等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已实行全程代办。项目服务全程代办,进一步促进了示范区项目建设的发展,许多客商纷纷走进示范区,投资这方热土。据悉,仅今年4月份,示范区各部门共为群众提供无偿代办事项757件,办结684件,按时办结率99%,为22个重点投资项目提供了无偿代办服务。
敢让清洁永驻
“一个星期没回家,就找不着路了。”在厦工(焦作)机械工作的苏家作乡的张文风日前对记者说,“以前回家,垃圾堆和杂乱的柴草垛就是路标。现在这些不见了,多了整齐的垃圾桶和流动的‘黄马甲’。”
感叹变化大的还有示范区的许多父老乡亲。这是示范区从群众最关心的事情入手、创建美丽示范区整洁家园行动的成果。“建设美丽示范区,首先得让环境美起来、靓起来,清洁的日子才算美。”常鸿说。从4月15日开始的美丽示范区创建以整洁家园行动为突破口,整治城乡环境。
整洁家园行动开展以来,向垃圾宣战,专攻垃圾治理,要求“土必绿、路必畅、水必清、村必洁”……
如今,主干道干净起来,乱设的广告标牌被拆除,清走的垃圾超数千吨。整洁家园行动还直接与文明城区、文明村镇、文明单位等评比挂钩,增强公众参与意识,在习惯养成上下功夫。“生态环境优势就是竞争优势。整洁家园行动圆了老百姓的清洁环境梦。”示范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郑秋红说。
“五板斧”的效应
“五板斧”凝聚了人心,集聚了正能量。如今,示范区在人少任务繁重的情况下,项项工作不落后,在刚刚结束的全省产业集聚区观摩评比中取得佳绩的同时,没有沾沾自喜,而是迅速开展了全员招商。
在组建30个招商小分队时,原定80个名额,各部门、各乡镇办事处的干部纷纷报名,一下报了200多位。他们清楚招商的重任和艰难,但人人不甘落后,主动承担。
示范区领导在深入村中调研时,发现一家贫困户没有办理低保。民政部门在尽快办理的同时,举一反三,主动检讨工作中的失误,开展了全区特困户排查工作,加大了扶贫力度。
示范区针对片面追求排名问题,制定了严格的项目准入制度,叫停了拟新上的低效能项目;面对公务接待,专门出台规定,全区接待费同比大幅下降……以“钉钉子”精神,在解决突出问题上用足劲、下狠力。
如今,“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下基层”,这种被称作“四下基层”的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机制已在示范区蔚然成风。示范区以“四下基层”为抓手,解决问题落到了实处。今年3月份以来,示范区党员干部帮助基层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400多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