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教育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图片新闻
市教育局集中学习贯彻省市领导干部会议和全市教育实践活动推进会精神
图片新闻
开展“结对子 暖民心”帮扶活动
开展寻找“我身边的好老师”活动
开展“优秀党员怎样做”大讨论
开展学习张伟师德教育活动
广泛征求意见建议
设“问”促学 提高数学学习兴趣
注重良好习惯养成教育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5月2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设“问”促学 提高数学学习兴趣
孟州市明珠小学 王红霞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在数学教学中,一节成功的课,不在于老师口若悬河地讲解,而在于学生是否能够积极主动地理解探索。新课标指出,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只是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教师的任务就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这种再创造工作。几年来,我在教学实践中,体会最深的就是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来激发和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浓厚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数学学习成为学生自觉地追求。

  设疑引问,以问激思。意识是思维的火花,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开始。学生只有在“为什么”的情境中思维,才开始启动;在“怎么办”的情境中思维,才开始深入。所以,我经常设置“矛盾”,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以静促思,引导探索。发现和提出问题后,学生必须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分析问题。教师要舍得给学生几分钟的“静”。俗话说,静想出智慧。要让学生在安静中对问题深入思考,切记“逼问”“垫词”“揭底”,也不要只有几个优等生举手就迫不及待地提问,要尊重全体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权利,让他们大胆质疑创新、勤学善思。

  归纳提高,提升认识。提出问题是思考、解决问题的前提,解决问题是思考、分析问题的结果。在问题情境中,解决手头问题不是最终目的,还必须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学习教材所蕴含的教学观念、思想、方法等。

  总之,整个学习过程是学生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教师不断接受反馈信息、进行问题创设的过程,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问号化为句号,并产生新的问号,切实受到提高数学素质的教育。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