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生态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关乎和谐稳定的社会问题、政治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充分体现了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建设生态文明,打造美丽家园,必须在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上下功夫,核心是要转变我们的经济发展方式。去年以来,市委、市政府把生态建设作为十大建设的重要内容、“一号工程”,可谓党心所系、民心所向、政之所行、责之所在。
本报记者 张 鹏
“下一步,全市林业系统将紧紧围绕‘一区两带三网多点’生态网络布局,突出‘生态林业与民生林业’两条主线,以建设经济转型示范市为中心,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载体,严格按照市委书记孙立坤提出的‘动真情、用真劲、出真招、见真效’的要求,务实求效,拉高标杆,全力打造‘半城青山半城水’的宜居美丽焦作。到2015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30.7%,活立木蓄积量达498.3万立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0%以上,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日前,市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朱玉正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朱玉正从四个方面详解了下一步工作的着力点。要进一步优化城乡森林空间布局。结合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美丽焦作等建设工作,改造升级现有各类公园,提高道路绿化的档次,开展见缝植绿、拆墙透绿、立体挂绿,创建园林式(花园式)单位活动,加快推进“生态村(镇)、美丽乡村”等创建活动,力争到2015年,全市沟、河、路、渠周边宜绿化地段绿化率达到95%以上,城镇社区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1%以上。
要突出打造林业生态工程亮点。强力推进南太行生态景观带建设,在中心城区北部打造东西长18公里、南北宽约4公里的绿色生态景观带,新增绿化面积6万亩,真正把北部山区建设成集休闲、健身、娱乐、科普于一体的大型生态公园,并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生态建设亮点。强力推进南水北调景观带建设,努力将南水北调生态景观带建成集土地流转、招商引资、产业结构调整、规模化经营、旅游观光和农民致富增收“六位一体”的生态建设示范带,促进区域经济良性发展。围绕城市水系建设,倾力打造集景观观赏、休闲娱乐、防洪排涝于一体的优美的滨水绿色长廊,形成特色鲜明、景色优美的城市水系生态景观带,真正实现“半城青山半城水”的美丽焦作建设目标。
要着力加快森林公园建设。在焦作市森林公园、生态植物园的基础上,推进环城森林公园体系建设,力争2015年全市新建玉龙山森林公园、黄龙洞森林公园、西部万亩生态园、白鹭湿地公园等41处,省级以上森林公园达到6个,完善已建森林公园配套设施,推动森林公园特色化发展。力争到2015年,全市建成3个林业生态文明示范县,生态乡镇达到50个,生态村达到300个,国家级绿化模范县达到4个,省级以上生态文明教育基地达到9个。
要强化创新林业生态推进机制。在今年高速公路绿化政策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出台对花卉、林果和种苗业的扶持政策,加快推动生态与产业良性互动,力争实现土地经营的规模化、产业化和标准化。整合林业、水利、国土、环保、交通等各类资金,集中力量打造亮点。特别是针对山区绿化,通过树立经营理念,研究出台相关鼓励政策,最大限度地撬动社会资本向林业生态建设集聚。按照创森考核奖惩要求,对全市林业生态建设情况适时进行核查,做到“图文表”对照,并根据核查结果严格奖优罚劣,确保各项工作保质保量推进。①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