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九渡村:走出生态旅游发展路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到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
教育实践活动联系点出席指导专题民主生活会
“铁嘴鸭”解疙瘩
本报11件作品获奖
孙小红:医者仁心
市新体育中心周边道路征迁建设绿化进展情况通报(第十二期)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5月2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铁嘴鸭”解疙瘩
—— 记武陟县龙源镇龙源村人民调解员常安正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记者 董柏生 本报通讯员 刘祖国

  “村民求助似将令,迎着矛盾困难行;燃烧自己发光热,唤回人间亲与情。”

  “民事调解需谨慎,依法据理思情谊;达成协议立手续,免得日后乱扯皮。”

  “自古分家多所生,弟兄争执起刀兵;半截折筷争抢要,多余两个老古董;理应先议养老事,儿女回报养育情;家产本是老人置,何不自己干一生。”

  近日到武陟县龙源镇龙源村采访,记者被这一首首出自该村民调员常安正口中的打油诗吸引,更感受了这位被村民们亲切地称为“铁嘴鸭”的人民调解员的独特调解方法和苦乐生活。

  武装自己 “六心”调解

  “农村的民事调解是化解矛盾纠纷的第一道防线,是人民群众最需要的一项工作,但又是一项最得罪人的差事,可没人干还不行。咱是一名党员,既然群众需要,工作需要,又‘摊’上了,那就得想方设法干好。”常安正这样理解自己的工作。

  今年64岁的常安正,1988年到1998年任龙源村党支部委员兼村委会副主任,分管民调工作,2013年被村两委会聘用为报账员和专职民调员。从事民调工作以来,他将14个村民小组科学划分为5个网格,并从每个网格中选出调解经验丰富、办事公正的村民担任网格员,定期深入群众生产生活,确保自己对村中大事小情能够及时掌握,对各类矛盾纠纷能在第一时间发现并采取处理措施。

  为了提高自己的调解水平,更能依法据理重情说服当事双方,常安正认真学习了《民法》《合同法》《婚姻法》《老年人权益保护法》《人民调解法》等法律法规,并注重分析农村的风俗习惯,借鉴媒体上刊播的调解方法。综合这些年的民事调解,他总结了“六心”工作法(对待双方处于平心,对待群众献点爱心;对待困难不要灰心,对待工作坚定信心;对待难缠苦口婆心,对待谩骂莫要伤心),并以“党的教导记心中,任他名利何去从;天天劳累又何惧,多做工作为群众”来勉励自己。龙源村负责文书档案的张小宣给记者提供的资料显示,从事民调工作以来,常安正共调解处理各种矛盾纠纷80多起,调处成功率在98%以上,协议履行率在96%以上,仅去年一年他就参与调解土地、宅基地纠纷30多起,达成各类书面调解协议31份。

  为何能有这么高的调处成功率和协议履行率?常安正有自己的招数,他举例说——

  说好养老再分家

  家庭矛盾不上交

  自古以来,树大分枝,儿大分家,可当儿女们成家立业之后,如何赡养老人往往成为子女们争论、计较的焦点,甚至因为财产分配、养老费用的多少闹得兄妹不和、对簿公堂,不仅严重侵害了老人的权益,也伤害了兄弟姊妹间的感情。

  村里有贡珍和贡宝(均为化名)两兄弟,幼年丧父,母亲含辛茹苦拉扯两兄弟成人成家。然而随着生活的好转,贡宝的两个儿子总认为父辈当年分家不公,自家吃了亏,借宅基地纠纷挑起事端,闹得祖孙三代几个月不得安宁。常安正和贡家长辈以及村干部、镇司法所的干部多次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明之以法,终于帮他们唤回亲情,让他们不计前嫌。为此,他总结了“苦水泡大两兄弟,分家析产不相容;儿辈成人烽火起,莫看财比亲情重”几句打油诗送给两兄弟。

  在长期的民调工作中,常安正注意到,家庭纠纷一是养老,二是分产。造成这种纠纷的原因都是兄弟先分家,父母年纪大、行动不便时再说养老。结合自己调解的经验,他在调解这类纠纷时改了规矩,先说养老再分家,保证了老人的吃、穿、住、用、医。  

  常安正有股韧劲,他认为,家庭间的矛盾纠纷没有化解不了的。处理这类纠纷,三次五次、十趟八趟都不能急躁,即使有时候被误解、受委屈也不能甩手,不能上交矛盾,自己的良苦用心终会被他们理解的。

  说事先找自身错

  平了怒气消了火

  “大凡纠纷,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可是一个巴掌拍不响,遇到邻里间、朋友间的纠纷,要分别做工作,重要的一点就是先要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这样就好调解了。”常安正说。

  村里有王甲、王乙、王丙(均为化名)叔伯兄弟姊妹三人合伙买了一台打麦机,正收麦子时,三人因琐事发生争执,王甲认为电机是自家的,随即卸走,王乙、王丙赌气将打麦机推翻在地,双方都找到了常安正。了解事情的原委后,常安正与王甲推心置腹交谈,使王甲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也消了怒气、火气。随后,常安正又分别做王乙、王丙的工作,很快平息了这起纠纷。

  “现在的群众都明理懂法,许多纠纷都是为了争点蝇头小利或者赌口气。只要我们出于公心,依法论理去评判,总会有效果的。”常安正深有感触地说。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现在的常安正不仅在龙源村小有名气,就连周边村的人有了什么纠纷也来找他帮忙。由于他调解有方,村里有人亲切地称他为“铁嘴鸭”。他根据调解心得所编的许多打油诗不仅有助于调解,也引起了当地司法部门的重视。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