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郎 涛 乔 桥
李晓光
班组建设和台区管理,既是企业规范管理的基础,又是企业健康发展的两个“细胞”,不仅与企业的经营业绩息息相关,还影响到企业在社会中所树立的整体形象,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焦作供电公司一直致力于两个“细胞”建设,并将其作为提升企业精益化管理水平和激发企业活力的关键所在。
电网全面升级
助力城市转型
经济发展,电力先行。2012年以前,焦作供电公司所属10千伏及以下配电线路达149条,长度1170.894千米,配电公用配变总容量达407.5兆伏安,10千伏开闭所20座,环网柜62台,配网建设整体受设备陈旧、配电变压器容量不足、自动化水平低和资金不足等因素的制约。随着近年来城镇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分布式电源的快速发展和储能装置的大量接入,使配网的发展又迎来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然而,在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条件下,怎样有效解决当前配网工程建设改造和运维检修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如何改善用电高峰期间因配网“卡脖子”和电力设备重载导致的停电故障?怎样提升配网台区的综合管理水平?这些问题成为该公司亟待解决的难题。
该公司总经理赵建宾说:“治标还需治本。只有抓住症结所在,针对顽疾下猛药,才能有效解决问题。”今年2月,在配网“精益运维 可靠供电”专项行动的基础上,该公司启动配网管理年专项行动,以“推进建设改造步伐,降低设备故障次数”为目标,进一步规范配网台区管理、降低配网台区线损,切实提高每一个台区的安全运行能力和供电服务能力。今年3~4月份,该公司分别对建设西线、焦东左右线、中站线等配网线路进行集中检修和升级改造,改造后的配网线路故障次数较去年同期下降30%。
管理水平提升
服务更加高效
去年6月,康馨小区作为全市首批实施无人管理电力设施改造的小区,更换了2台315千伏安变压器以及配套的供电设施, 困扰200多户居民多年的用电难题得以解决。该公司运维部员工王春生介绍:“电力设施无人承接管理的小区,又被称为弃管小区。先期由开发商或企业出资建设,由于受部分开发商撤离或企业倒闭等因素影响,造成本应由产权所有方维护的供电设施无人承接管理,导致供电可靠性大大降低。”
由于此类小区普遍存在设计标准过低、配变容量过小、供电能力严重不足、设备与线路老化严重、故障率较高、安全隐患突出等问题,仅2012年迎峰度夏期间,焦作市区此类供电设施就发生240余次停电事件。面对这种状况,焦作供电公司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多次出资承担非本企业资产供电设施的检修维护和抢修工作,全力解决居民的用电难题。
目前,该公司正在制定以客户为导向、以台区规范管理为重点的实施细则,并将举办一系列竞赛活动,从而实现营销、生产管理的精益化和标准化。而抓好这些工作的关键在人、在于班组的凝聚力。那么,该公司又该如何激发这个“细胞”的活力呢?
依托自身实际
彰显特色建设
焦作供电公司现有班组85个,包括变电、送电、调度、通信等十大类,他们承担着电网建设、运行维护、设备检修等各项工作。
该公司结合自身实际,以标准化、规范化、示范化为出发点,采取“三步走”的方法,使班组建设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
第一步:“穿针”。该公司党委书记司学振指出:“机关千条线,基层一根针。宁可忙了机关,也不能乱了基层,一定要让班组卸掉包袱,轻装上阵。”为此,该公司建立了领导与班组定点联系制度,领导班子成员与所有班组建立了一对一联系点,定期深入班组进行调研,及时掌握班组员工的所思所想,积极解决其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第二步:“引线”。该公司通过培训、知识竞赛等形式,加强班组建设相关知识的宣传和落实,夯实班组管理的根基。2013年,该公司连续举办了两届班组建设论坛,为班组提高管理水平提供了交流、学习、借鉴的平台。
第三步:“结对”。该公司将10个先进试点班组分别与相对薄弱的班组结成帮带对子,互相借鉴、互相提高,并修订完善了涵盖13个类别的班组专业标准,编制了《班组建设标准化作业指导书》。这种由员工参与制定的标准更贴近实际,有效避免了规章制度与一线脱节的问题。
有了班组建设的方法,还要在选人用人上下功夫。今年2月份,该公司将聘任班组长的公告发布在公司网站上,没过多长时间,报名参加应聘的员工就多达数百人。在经过层层考试和选拔后,新聘任的108名班组长走上了新的岗位。
随即,该公司又组织召开了班组长座谈会,举办了班组长培训班,完善了奖励办法,让带兵有方、业务突出的班组长在政治上受优待、经济上得实惠,干工作更是铆足了劲儿。新任命的班长薛婕感慨地说:“以前我认为班组长就是终点,现在却成了职业生涯的新起点,这让我对未来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