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话题】
该如何看待纪录片“造假”?
日前,网友纷纷吐槽《舌尖上的中国2》(以下简称《舌2》)“造假”是在欺骗观众。其实,纪录片通过重构现实或者摆拍的方式还原真实世界并无不妥,许多中国人熟悉的国外纪录片,包括BBC的《美丽中国》和雅克·贝汉的《迁徙的鸟》都不乏“摆拍”的成分。对此,你怎么看?
【观点1+1】
@低头向前-走:网友吐槽《舌2》,一方面说明观众对中国美食的关注,希望能像《舌1》一样获得美食带来的愉悦和精神享受;另外,对比是每个人的本能,人们当然会要求《舌2》比《舌1》制作要更好,质疑抄袭也是对制作者更高的要求和期待。
@云台野人:纪录片是指描写、记录或者研究实际世界的视频。我想,大家在面对《舌2》的时候,事实应当放在第一位。当然,我不反对把纪录片拍得更艺术化和通过摆拍还原事实,但前提是,要还原事物本身的真实情况。而《舌2》更像是一部艺术片而非纪录片。只能说,《舌2》跑题了,很多人认为它是一部艺术片。
@阿杜哥的私媒体: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但并不是生活的“一比一”完全再现,而是要进行适当的艺术加工。因此,纪录片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对于质疑,导演已经回应。《舌2》对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对饮食文化的展示,引起了亿万人的关注,创造了中国纪录片收视神话。无疑《舌2》是十分成功的。
@蔡甸王启东:不要一提到“假”就深恶痛绝,往道德败坏上联想。假牙、假肢就是好的。很多时候,我们要寻找瑕疵,很容易;要放大美好,就有点难度了。
@惟妙惟肖X9:纪录片本身是一种引起人们共鸣的艺术形式。为了让观众欣赏到更美的瞬间,摆拍等形式的加工未尝不可。毕竟,这不是大是大非的问题,说“造假”就显得有些极端。作为制作方,当然要逐渐改进不足。而观众更要以平和宽容的心态去体会其中的美好,享受美食,享受生活。
【下期话题】
说说山寨版名胜的是与非
一座山寨版的埃及狮身人面像近日亮相河北石家庄,引起埃及文物部门的关注。依照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公约,作为缔约国的中国大陆,高仿的狮身人面像已经触犯了国际公约,埃及方面也已经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进行投诉。对此,你怎么看?
(参与热点话题讨论,请关注焦作日报官方微博:@焦作日报)
聂 楠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