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 珂
农村公路是村民通向外界的主要途径,农村公路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村民出行是否便捷、通畅。
近日,记者在武陟县北郭乡的田间地头看到,一条条平坦干净的农村公路在一个个村庄、一块块田地中间延展,村民们即使开着农用收割机,也能顺畅地穿梭其中。
“这些都与我们县农村公路管理所注重农村公路养护有着很大的关系。因为道路保养得好,这几年道路没有被破坏。”小司马村的村民赵秋霞笑着说。以前,她骑着电动车去黄河大堤需要半个多小时,而现在道路通畅,她骑电动车只需十几分钟就能到达那里。
在以前,虽然公路建得好,但由于后期养护不到位,往往在三五年后就被损毁得坑坑洼洼。
“如果能注重养护,就保证了使用周期,降低了维修成本,能为国家节省不少开支。”武陟县农村公路管理所所长高晓波说。
据高晓波介绍,武陟县公路总里程1510公里,仅农村公路就有1300多公里。如何让农村公路由通变畅,该县交通运输部门及其农村公路管理机构下了一番苦功夫。
“为了推动工作,我们向县政府汇报,将农村公路养护工作纳入到年度责任目标考核体系当中。对落实管护责任成效显著的乡镇(办事处),除按标准补助道路养护资金外,再拿出专项资金予以奖励;否则,除不发放公路养护补助资金外,来年其他农村公路建设项目也不予安排。”高晓波说。
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筹措是关键。为确保乡、村道路养护经常化,该县将主要乡、村道路纳入日常养护范围,对各乡镇乡、村道路陪护路肩时每方土给予10元补助;日常养护达到标准的,乡道每月每公里给予300元的补助资金,村道每月每公里给予100元的补助资金,大大提高了乡镇(办事处)日常养护的积极性。
不仅如此,记者在北郭乡还看到,该乡还设有乡级公路管护站,有20多名养护工人,财务管理、日常考勤、例会学习、安全生产等制度一应俱全。
“这些养护工人都是我们精挑细选的老党员、老干部。他们的思想觉悟高,愿意为村民办好事、办实事。我们乡的农村公路在他们的管理下非常的干净、整洁。”该乡党委副书记、乡长牛小玲笑着说。
今年67岁的高立才就是这样一名养护工人。
“为了做好管护工作,乡管护站会定期组织他们进行除草、培路肩等专业知识学习。这些道路就是咱们发家致富的资本,作为村里的老党员,能为村里做些事情,能让大家出行更方便,我心里也很开心。”高立才说。
通过一系列的探索、实践,武陟县农村公路养护已经走在了全市的前列。畅通的农村公路,为当地农村经济发展插上了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