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詹长松
5月16日早上刚上班,市行政服务中心环保局窗口,前来咨询、办理业务的群众就络绎不绝。“您好,请坐!”“您好,请问能帮什么忙吗?”……该窗口的工作人员孙建平总是和颜悦色地回答着提问,文明礼貌用语不绝于耳。
“孙姐的服务态度真是好,来办多少次事了,从没见她板过脸。”来办理排污许可证的蒙牛乳业焦作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魏强说,孙建平还在环境监测站工作时,他们就打过交道,现在孙建平来环保局窗口服务了,给人的感觉更亲切了。
孙建平可是一位老环保了。现年42岁的她,1993年进入我市环保局工作,先后在市环境监测站、局宣教中心、局办公室和环保投诉热线等岗位工作。2013年3月,她又到市行政服务中心环保局窗口工作。
难能可贵的是,在从业20余年时间里,不论在哪个岗位,孙建平都怀着一颗对环保事业的热爱之心,始终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给企业和群众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到市行政服务中心环保窗口工作后,孙建平深知这个小窗口的沉重分量,它既是服务广大群众和企业的窗口,更是环保局对外展示形象的窗口。如何能将此项工作做得出彩,是孙建平思考最多的事情。各项业务对她来说那是驾轻就熟,除此之外那就是搞好服务,真正让每一位前来办事的群众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孙建平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在服务态度上,她总结了“三个一”(一声问候、一个微笑、一杯茶水)工作法,努力做到真情接待零距离、真心办事零差错、真诚服务零投诉。不少前来办事的群众反映,一到窗口立即就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
对孙建平而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绝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实实在在体现在她每天的具体工作中。她对许可事项的资料申报、许可受理等不断进行调整完善,使之更加符合规范,更加简便快捷;在服务对象来窗口咨询申报事宜时,她会立即开具所需资料清单一次性告之,减少群众在申报过程中多次“跑窗口”的麻烦;当资料齐全、受理后,她会主动和企业联系,告知服务对象审批方式及期限,并附上窗口电话号码,以使群众在遇到困难时能及时进行咨询,确保服务对象能明明白白地维护自身权益。
为了保证在承诺期限内完成办件,孙建平还常常放弃个人休息时间,加班加点辛勤工作。去年6月21日下午临近下班时,窗口受理了市投资集团关于焦作市新河河道治理项目的环评申请。孙建平了解到该项目是我市“十大建设”重点项目,急需办理环评审批手续时,立即启动特事特办程序,并积极与相关科室协调,1个多小时就办结了该项目所需的手续。今年4月25日12时许,中铝中州分公司的一位工作人员赶到窗口办理建设项目排污许可证手续。她急企业所急,延长下班时间,为企业办理相关手续。由于过了下班时间,复印窗口已经下班,她就想办法帮忙联系其他窗口复印,及时给企业办结了排污许可证手续。
“每当看到群众满意地离开时,我都由衷地高兴。”孙建平说。在窗口工作一年多来,她开通“绿色通道”服务省市重点建设项目80多个,先后为166个省、市重大建设项目提供“预约服务”“上门服务”“延时服务”“特事特办服务”48次,累计完成行政审批许可项目486个,共节约项目办理时限15074个工作日,项目提前办结率100%,没有1个单位因服务滞后而延误开工和赴京、赴省申报项目。
在倾心付出的同时,孙建平也取得了可喜的收获。她所在的环保窗口在市行政服务中心历次考评中多次取得领先位次,去年五次获得“红旗窗口”,两次获得“红星窗口”,收到服务对象致谢锦旗一面,优质服务赢得了大家的广泛好评。
记者手记
在采访孙建平时,她自豪地说:“我骄傲,我是一个环保人!”言辞之间,她那种热爱生活、热爱工作、热爱环境的正能量给人以极大鼓舞。而她的这种热爱是发自内心的,你不会感受到丝毫的娇柔做作。采访后我想,孙建平的各项工作都能够做得如此出色,是不是跟她这种做人、做事的积极态度密不可分呢?
环境保护对人类来说是个大课题,尤其在各种各样的污染日益严重的当下,每一滴水、每一棵树,甚至每一口清新的空气,都需要我们加倍珍惜,悉心呵护。这就要求我们,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珍惜资源,爱护环境,也希望人人都能积极地做“环保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