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焦作新闻/综合 |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真情服务擦亮环保窗口
图片新闻
焦作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任免名单
微话题
高考“道德加分”,应以公平为先
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二次会议
禁烧铁军奔赴麦收前线
省市禁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
全国人大预算工委调研组莅焦
调研我市财政水利资金投入和使用情况
全力备战三夏生产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5月2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高考“道德加分”,应以公平为先

作者:□陈 俊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高考应该是一项最公平的竞争制度,任何涉及公平性的政策调整都应当慎之又慎。通过高考加分来鼓励善行义举,关键要能经得起社会的监督,明晰评价标准和权力界限,才能保证高考公平公正。

  

  又是一年高考季,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由于高考所承载的意义重大,点滴政策变化都会引起公众关注。近日,十多个省份高考加分提及“思想品德”和“见义勇为”就成了众人质疑的靶子。这提醒有关部门,高考加分影响广泛而深远,需要慎之又慎。

  高考加分政策的调整具有导向性,为“思想品德”和“见义勇为”加分具有一定合理性。尤其是在学校应试教育过分强调智育而轻视德育的情况下,对见义勇为等考生加分录取,不仅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而且有助于在全社会弘扬正能量。

  但是,当考生品德与考试分数挂钩时,就难免让人质疑一些善行义举的功利色彩。况且,品德的高下并没有统一的丈量标准和科学合理的界定,高考加分如何做到公平公正是极大的挑战。以往触目惊心的高考“加分乱象”“加分腐败”表明,权力寻租无处不在,人们的担忧不无道理。

  没有人会否认道德的力量和价值,但衡量道德的尺子必须具有公信力。一些省份的加分政策调整通知强调,在思想品德方面有重大突出事迹或对社会有较大影响,获得认可后,即可按级别给予不同加分。这样模糊的界定,难免给“暗箱操作”留下空间。

  与“思想品德”相比,为“见义勇为”加分也值得商榷。虽然加分的初衷是对见义勇为的认可,但人们担心它会把学生导向“见分勇为”。况且,参加高考的考生大多数是未成年人,简单化地鼓励见义勇为并非良策。

  其实,高考应该是一项最公平的竞争制度,任何涉及公平性的政策调整都应当慎之又慎。通过高考加分来鼓励善行义举,关键是要能经得起社会的监督。明晰评价标准和权力界限,才能保证高考公平公正,成为国家选拔优秀人才的重要平台。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