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文静
5月30日20时许,位于韩愈路与玉溪路交叉口的万鑫夜市,灯火通明,人声鼎沸。18个啤酒摊位前不仅客源充足、经营有序,而且每个摊位前都统一配备了垃圾容器和泔水桶。
万鑫夜市的这18个摊位,原本是分布在玉溪路与韩愈路等地段长期进行占道经营的流动商贩,半个多月前,在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城管局的组织下,这些流动商贩才在万鑫夜市安了“家”。
“没有进入夜市之前,天天和城管队员打游击,有人执法我们就跑,没人了我们再接着摆,心里总发慌。进入正规夜市半个多月来,心里踏实了,人气越来越旺,生意也越来越好。”一位商户感触颇深地说。
据了解,18个流动摊位之前长年在玉溪路与韩愈路十字口、世纪路与九州路交叉口、河南理工大学南门等地段占道经营,给市民出行造成不便。“这些流动商贩大多是周边的失地农民,没有工作和收入来源,迫于生活压力,靠摆摊维持生活,如果单纯地进行取缔,这些商户的生活会更加艰难。”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城管局城管大队大队长牛中言说。
据了解,为了解决这一难题,该局一方面对辖区占道经营情况进行彻底排查,建立台账,详细记录每个摊位的位置、商户姓名、联系方式及家庭情况;另一方面积极寻找合适的占道经营疏导区。经过多方寻找和比较,最终在韩愈路与玉溪路交叉口紧邻万鑫商城的地方,找到一片2000平方米的空地,地理位置优越,非常适合设立疏导区。随后,他们对疏导区进行了统一规划,共规划摊位20个,每个摊位占地约100平方米。接着,执法队员通过电话沟通的方式,通知所有商户到该局参加动员会。
“虽然前期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但把商户集中到城管局开会,难度依然较大,为了做通一个商户的工作,经常需要打五六个电话才行。”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城管局副局长魏群力说。在动员会上,该局对入驻商户从遵循自愿原则、服从拥有方管理、文明诚信经营、配备设施等方面提出相关要求,并于5月9日下午,以抓阄的方式为18家摊位确定摊点位置。
5月12日,在城管局和疏导区拥有方的组织下,18家流动商户有序入驻万鑫夜市。这一天,万鑫夜市成为18家流动商户的“家”。
“首个疏导区的设立是城市管理工作的一次有益尝试,对于提高示范区的城市管理水平,树立城管队伍亲民形象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贯彻落实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一项重要举措。”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城管局长翟文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