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话题】
后余额宝时代,把钱投哪里?
据《长江商报》报道,4.83%、4.78%、4.74%,这是余额宝最近三天公布的收益率,在互联网“宝宝”集体“破五”后,其收益率仍在以每天不到0.1%的速度不断下滑。“尽管没有出现暴跌,但是也扛不住连日的阴雨绵绵。”不少投资者表示,跌到4%以下,就准备“逃仓”了。理财人士建议,5万元以上“弃网投银”,零散资金可“按兵不动”。对此,你怎么看?
【观点1+1】
@江苏日月江南:按照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投资原则,互联网上的“宝宝”理财,也只能成为自己投资的一部分。因此,就是投资收益下降,也可作为理财配置的一个方面,毕竟“宝宝”理财产品的现金功能比较强,要用现金随时就可兑现,这是其他高收益产品所不具备的。
@圆规团长:余额宝独领风骚的时候过去了,但余额宝确实功不可没,带领大家从“银公鸡”身上拔了不少毛,也让理财这一金融常识妇孺皆知,值得我们点赞。接下来,余额宝收益将日趋平庸,但期待阿里和天弘能搞出点新东西,到时候我会杀个回马枪。
@蔡甸王启东:正是因为余额宝的出现,银行的态度才有了改变,也推出了各自类似的理财服务。有竞争,有比拼,服务才有改善,大众才能够多一项选择。我支持余额宝,因为它代表了新生事物,不会在乎它一时的收益下滑。
@Summer--张小怪:余额宝刚开始的时候很受大家欢迎,因为这是造福人民,但是受到很多银行的打压,所以收益率一直下滑。弱肉强食,适者生存,在这个社会是很现实的。不管选择哪个理财方式,都是对自己有益的尝试。
@孙友祥815:智者决胜于千里之外,每一种投资的最后赢家几乎都是少数商家和个体,跟风、跟媒体、跟分析只是商业化的惯例表现,所以我们需要的是理智和敏锐的观察。合理理财,科学理财,才是大众的保障。
@学苑范梦园:任何一项投资,都存在收益的高低浮动,不能只看到余额宝收益率下跌就选择“逃仓”,要综合对比其他理财产品再做出决定。毕竟,余额宝可以随时提现,如果长期下跌,再将资金转移也不迟。即使将钱存进银行,收益也不是百分之百稳定的。对此,要有自己的判断,切忌跟风!
@菏泽新志: 理智的投资者会冷静而客观地选择买入与抛售,只有那些跟风者才会“人云亦云”,所有交易行为也就多了许多投机意味。危机有时也是生机,关键看你能否在利率动荡期坚持住。
【下期话题】
成人世界的“萌言萌语”
“今天是属于我们的节日”“小孩说话大人不要插嘴”……这是六一儿童节时,很多微信朋友圈中看到的信息。细细观察,发布类似信息的大多属于“超龄儿童”的“80后”“70后”,甚至不乏“60后”的身影。
无独有偶,类似的现象并不只是发生在六一儿童节这一天。桑心(伤心)、矮油(哎哟)、肿么了(怎么了)、孩纸(孩子)、伦家(人家)……等源自网络“卖萌”词汇,已成为不少成年人的口头禅。很多“95后”“00后”的孩子感叹:“人类已经无法阻止叔叔阿姨们卖萌的脚步。”对此,你怎么看?
(参与热点话题讨论,请关注焦作日报官方微博:@焦作日报)
聂 楠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