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专题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争创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 建设美丽富裕和谐新焦作
城市水系提升焦作形象
“世纪工程”装扮美丽焦作
巨笔书写怀川治水文明
图片新闻
水生态保护修复看广利
水土保持改善生态环境
水利景区为焦作旅游增辉
优化水资源配置看引沁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6月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水土保持改善生态环境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讯(记者杨仕智)近年来,我市把水土保持作为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美丽焦作的重要工作来抓,为建设美丽乡村和转型示范市提供了强力支撑。我市以重点工程项目建设为主线,以改善生态环境为目的,积极开展水土保持工作,目前已累计治理517.8平方公里,占应治理面积的43.1%;建设基本农田128.11平方公里,营造水保林195.67平方公里,经济林54.71平方公里,封禁治理134平方公里;建成淤地坝38座,其中骨干坝6座、中型坝9座、小型坝23座。沁阳市紫陵、修武县穆家寨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已分别创建为国家级和省级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水土保持治理工程项目的实施,每年可减少水土流失57.1万吨,增加降水有效利用量506万方,可实现土不下山、水不出沟、清水缓流,坡面沟道得到有效保护,极大地改善了我市的生态环境。

  沁阳市紫陵国家级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是集“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水土保持治理、特色产业、休闲农业观光、水土保持科普展示、科技培训中心”于一体的综合性园区,内设高档果品生产区、葡萄生产区、梨生产区、干鲜果品生产区、生态防护林区、节水灌溉区。该园区现有各种优质高档水果面积1.12万余亩,主要有油桃、杏、梨、葡萄、寿桃、石榴等32个品种,游人可以充分享受摘鲜果、客农家、赏游园、看表演等淳朴的农家田园风光。图为沁阳市紫陵国家级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一角。 孟凡新 摄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