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 璐
随着我市人口的增多,城市规模的扩大,科学规划城市布局,打造适宜人们居住的环境显得越来越重要。那么,为了进一步完善规划体系,全面提升城乡规划管理水平,市规划局在服务城市建设与发展中都出了哪些实招、办了哪些实事?6月3日,记者对市规划局进行了采访。
据介绍,为了进一步提升和谐为民的工作理念,做到“阳光规划”、开放规划,近年来,市规划局将城市总体规划、市域规划、中心城区组团式发展规划及各类专项规划及时对外公开,让公众了解,并在今年4月中旬将2000本城市总体规划简本送到五城区及辖区办事处,充分征求各城区、办事处及相关单位对规划工作的意见与建议,对群众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在严格按照各类规划及技术规范进行审批的基础上统筹考虑,通过方案调整和优化实现整体利益的最大化。同时,该局党组成员带队分别到40家企业走访调研、上门征求意见。截至记者发稿时,该局征求各城区、办事处及相关单位意见与建议20条,征求企业意见与建议35条,并对征求到的意见与建议及时进行梳理归纳,制定出整改措施55条。
规范规划管理,恪守科学理念。今年年初,市规划局出台了《焦作市城乡规划管理若干规定》,该文件结合城乡规划管理的日常工作和新时期城市规划的新理念,对实施城市规划管理过程中的主要业务工作环节作出了明确规定,涉及的主要内容包括建筑退让界线、社区服务设施配套、建筑日照间距、停车设施建设、临街建筑建设管理、规划验线和验收等方面,有效推进城乡规划的标准化、法制化和精细化。同时,该局加大公益性设施规划编制力度,组织协调编制《焦作市城市体育设施布局规划》《焦作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等相关文件,加强了我市城乡规划管理,规范了城市建设行为。此外,该局加强外立面审批管理,对建筑的外立面形态、色彩、材质等进行全方位控制,实行规划和建筑方案专家评审制度,充分发挥专家在规划决策中的作用,将文化氛围融入城市规划建设的各个阶段,打造城市亮点。
加强规划执法,制止“双违”行为。我市“双违”整治工作始于去年6月,面对当前“双违”整治的新形势,市规划局严格执法,保持高压态势,坚决打击新发生的“双违”行为。对批后管理问题,该局坚持关口前移,过程监管,力争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营造风清气正的规划建设环境;对责任追究问题,该局以属地管理作为责任追究的依据,进一步落实责任追究机制,完善对违法建设的报告机制,落实依法处置的机制,切实完善“双违”整治的长效管理机制。目前,全市城区已完成140万平方米违法建筑的拆除任务,清理土地2800亩,有力打击了各类违法用地、违法建设行为,遏制了“双违”恶性蔓延的势头。
加强服务管理,提升服务质量。一直以来,市规划局党组高度重视规划管理及执法工作,明确提出了“想方设法解决困难,千方百计提供支持,加速加速再加速”的工作理念,在提高服务效能、转变工作作风等方面提出了多项新的举措。对规划业务程序性报件一经审查完毕,即可办理,立等可取,不再提交业务会议研究;需提交业务会议研究的报件,规范会前审核,缩短会议周期,由原来的每月召开一次,调整为每周一固定召开,增加会议频率,提高办事效率;规划审批坚持所需资料一次告知到位,一次审核到位,做到不让建设单位跑第三趟;对所有规划业务事项办理情况明确办结时限、办理责任人、分管领导,坚持一周一公示、一月一点评、一季一奖惩,并在该局电子屏幕上进行公示,接受监督;安排局工作人员到项目单位短期工作,体验企业创业之艰难、发展之迫切、竞争之激烈、生存之压力,从而充分认识到改革之必须,提速之必要,进一步增强危机感、责任感。
本着千方百计为百姓解决实际困难,想方设法提供规划支持,提速提速再提速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标准,市规划局以民生为原点,出真招、抓实事,破解影响城市发展、企业发展的难题,寻求现代化、科学化的路径,力争让这里的人们生活惬意、幸福荡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