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话题】
“夺刀少年”享受单独考试待遇
5月31日,在江西省宜春市一辆公交车上,一名歹徒将高三学生柳艳兵等5名乘客砍伤。当歹徒继续举刀要伤及更多乘客时,柳艳兵不顾自身被砍剧痛,上前夺下歹徒手中的刀。事后,柳艳兵因伤情严重,无法参加高考。柳艳兵夺刀救人的事迹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众多网友呼吁高校破格录取这名品学兼优的学生,教育部对柳艳兵的行为表示赞赏,并表示将为其组织单独考试。对此,你怎么看?
【观点1+1】
@焦作微力量:虽然说柳艳兵是见义勇为,但考虑到高考的公平性问题,教育部的做法值得称赞。不管怎样,他的英勇品格值得我们学习,愿小英雄早日康复,早日参加考试,完成人生梦想。
@太行山下2011:为勇敢的小伙子点赞!不管哪所高校破格录取该同学,我想大多数网友都会和我一样拍手称快。当然,教育主管部门的行为很理性,但还是希望能有招生自主权的高校站出来,该出手时就出手。
@陈鱼Tina:由此我在想,高考能不能在每年的下半年中,每月都举办一次呢?为那些因各种原因不能按时高考的学生提供更多的考试机会,以至于不使他们留下终生遗憾。我赞成教育部对其组织单独考试,也更希望有高校因此向这名少年伸出破格录取的橄榄枝,因为选拔人才应该不拘一格,有突出贡献者或有获得社会赞誉带来正能量行为的人,都应该受到高校的青睐。
@菊珍妹纸:社会之所以冷漠,是太多的人奉行“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想法决定的。生命在危难时期容不得思考,瞬间的一个决定能影响事情的结果。对于柳艳兵举动,网友们不应该单纯感动,更多的应该是理性的思考。个人觉得,不必保送上大学,设立临时考场倒是可行的,毕竟这是两件事。
@箫鹤飞翔:见义勇为精神值得肯定,但不要过于渲染,要教育和引导大家在保护好自己的前提下见义勇为。教育部门没有破格录取,而是单独为其组织考试,既是对见义勇为者是一种肯定,又确保了高考的公平公正,既有人性化的关怀,又有制度化的约束,值得点赞。
@丫头阿瑞:高考选拔人才的标准理应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部为夺刀少年组织单独考试,体现出了其人性化的一面。但值得思考的是,教育部单独组织考试的范围如何规范,标准如何制定,这也是高考改革所涉及到的相关问题。
@刘侍卿:支持保送,在这个连“扶不扶”都要全民讨论的时代下,柳艳兵却用自己的行动夺下了屠杀之刀,向世人证明何为正义。高考是一张试卷,可惜他的成绩是零分;但人生也是一张试卷,他用行动交上满分。高考卷上他没有分数,道德卷上却是鲜红的一百分。虽然高考加分饱受争议,但他却无可争议!
【下期话题】
高考作文缘何成了“众矢之的”?
每年,高考作文都能引起网友热议。高考作文与社会热点联系紧密,透过作文的选材和要求,能够反映出高考改革的某种方向;对高考作文的“泄愤”,也是对一直以来“八股作文”的不满。民众的关注不仅是针对作文本身,更是借此表达自己对于教育、社会的一些看法。在当前教育问题突出、社会矛盾频发的语境下,这种对高考作文的“吐槽”其实也是民众心理上的宣泄。对此,你怎么看?
(参与热点话题讨论,请关注焦作日报官方微博:@焦作日报)
本报记者 聂 楠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