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工会双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我市创建职工技术创新工作室128个
“赵喜来创新示范工作室”
完成创新项目30多个
“郭伟班组创新工作室”
为企业节约运行费220万元
我市“六一特别关爱”活动常态化
沁阳市职工文化月活动异彩纷呈
博爱县举办“做人做事做官”道德讲座
中站区开展“合理化建议月”活动
武陟县开展关爱儿童活动
修武县开展“圆梦·志愿者行动”
博爱县志愿者
关爱困难女职工子女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4年6月1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市创建职工技术创新工作室128个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开栏的话

  创新工作室是由在技术、业务、教育、科研等方面有专长,有一定理论水平、工作经验和创新能力的职工组成的专家型团队,是围绕本单位生产经营活动和工作重点、难点问题,“产学研”相结合,开展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科技创新、服务创新、经营创新等活动,将先进技术、经验、方法和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技能人才组织。

  近年来,市总工会按照全国总工会“在开展劳动竞赛的企业普遍建立高技能人才(劳模)创新工作室”的要求,采取多种措施,积极推动,使我市各类企业普遍建立了多种形式的创新工作室,并发挥了重要作用,受到全国总工会和省委的充分肯定。从本期开始,本刊开设《建立创新平台 激发创新活力》专栏,将陆续刊登一批创新工作室的典型经验,敬请关注。

  本报讯 (记者李新和)记者近日从市总工会了解到,作为新形势下弘扬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时代新风的有效载体,我市目前已创建职工技术创新工作室128个,不仅培养了一大批高技能人才,充分发挥出了示范引领作用,而且为企业创造了巨大经济效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亮点模式,受到全国总工会和省委的充分肯定。

  我市创建职工技术创新工作室始于2011年6月。按照省总工会生产部的要求,市总工会及时制订了实施方案,要求有条件的企业可先行创建人才(劳模)创新工作室。根据方案部署,我市率先在焦煤公司、市供电公司、河南焦矿机器有限公司、市卓立烫印材料有限公司等开展了创建工作。为了规范创建活动,2012年4月初,市总工会下发了《关于规范全市职工技术创新工作室创建工作的意见》,对职工技术创新工作室的模式、创建标准、工作室工作内容、创建目标及程序等进行了规范。随后,市总工会又印发了5个已建创新工作室的完整规范资料,统一制作了示范工作室牌匾,不断使创建工作向规范化方向发展。在此基础上,市总工会还成立了督导组,经常深入企业现场督导,组织企业座谈交流,为促进创建活动奠定了基础。据统计,截至目前,我市已创建职工技术创新工作室128个,其中劳模工作室74个、班组长工作室36个、职工工作室18个。在劳模工作室中,有48个创新工作室以劳模的名字命名。

  让有创新能力和热情的职工在工作室总结发明出创新成果,并加以推广,产生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是创建职工技术创新工作室的根本目的。为此,2013年9月初,市总工会下发文件,决定在全市的职工技术创新工作室中评选职工创新成果。今年年初,市总工会又对申报的创新成果进行了表彰,共表彰一等奖4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10项、优秀奖39项,颁发了证书和奖金。其中,向获得一、二等奖的成果第一完成人颁发了焦作市五一劳动奖章,授予15个优秀技术创新工作室“工人先锋号”奖牌。通过几年来的运行,我市创建职工技术创新工作室取得了一定成效,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同时进一步提高了全市职工的知识水平和技能,为企业健康发展储备了一大批创新型人才。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