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距河南省第十二届运动会暨首届全民健身大会开幕还有100天。我市作为此次省运会暨全民健身大会的举办城市,场馆建设进展如何?运动健儿备战情况如何?我市为全民健身发展又作出了哪些努力?
昨日,本报《党报有约》栏目组邀请关注省运会及我市体育事业发展的市政协委员、体育爱好者、市民代表组成“市民观察团”,观摩我市部分参赛运动员训练及焦作国际太极拳文化交流中心暨全民健身中心(以下简称市新体育中心)建设情况,深入了解我市为省运会暨全民健身大会所做的准备工作。
全民健身热怀川
昨日7时许,“市民观察团”成员来到市太行路全民健身中心。跑步、打篮球、健身操……这里已然成为市民健身娱乐的重要场所。
据市体育局局长郭颂福介绍,为了满足广大市民的健身需求,市体育局筹资700余万元对市太行路全民健身中心进行改建,健身跑道铺上了塑胶,增加了健身广场、篮球场、羽毛球场、排球场、门球健身园等运动场地。该中心于2013年6月改造完成。
8时许,市体育馆南北广场,1000多人的太极拳、健身气功表演和700多人的快乐舞步健身操让大家大开眼界。
这些是我市发展全民健身运动的一个缩影。据介绍,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体育事业的发展,从2007年开始就将“健康焦作”体育惠民工作列为市委、市政府十项民生工程之一。2010年,我市实现了行政村和社区体育健身工程的全覆盖;2013年实现了乡镇体育健身工程全覆盖。
“借承办省运会暨全民健身大会之机,我市将建设100个全民健身示范工程。目前,我市在六纵六横主干道的36个游园增设了健身器材500件,为市民进行健身锻炼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有力推动了我市创建省级全民健身示范城市工作。”郭颂福说。
“通过今天的活动,我深刻感受到我市全民健身的浓厚氛围,了解了我市对全民健身设施的巨大投入,希望以后能够分时段开放学校的体育场所和设施,让更多市民参与健身。”市政协委员、黎明脚步志愿者协会副会长李晓拴说。
运动健儿备赛忙
随后,“市民观察团”成员又来到市体育运动学校跆拳道馆。这里喊声震天、拳脚翻飞,青少年运动员正在进行跆拳道训练,旋风踢、侧摆踢、双飞踢……个个动作敏捷、腿法变化多端。
“为迎接即将到来的省运会,我市代表团运动员和训练员放弃周末和节假日休息时间,每天都在训练场上摸爬滚打,研究技战术,制订比赛预案,确保在省运会取得优异成绩。”陪同参观的市体育局副局长肖萍说。
据介绍,此次省运会暨全民健身大会,设青少年竞技组、学生组、社会组三个组别,是我省历届省运会参与群体最多的一次盛会。其中,青少年组比赛共设田径、游泳、射击、射箭、篮球、排球、足球、网球、乒乓球、摔跤(自由跤、古典跤、中国跤)、柔道、举重、跆拳道、拳击、武术(套路、散打)、赛艇、皮划艇、自行车、体操19个大项486个小项。
我市786名运动员将参加除排球、体操外的17个大项473个小项的比赛,这是我市参赛运动员人数最多的一届省运会。截至目前,在已经举行的省运会前期项目中,我市代表团已经参加了中国摔跤、自行车、举重、射箭4项比赛,并取得了12金、12银、4铜的优异成绩,在全省各代表团中位居第二。
体育场馆建设酣
在山阳路与丰收路交叉口东南角,焦作国际太极拳文化交流中心暨全民健身中心让“市民观察团”成员眼前一亮。这里将成为本届省运会和全民健身大会赛事的主会场。
据介绍,市新体育中心占地1156亩,总建筑面积13.7万平方米,总投资约13亿,包括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全民健身中心、太极广场及室外设施等。
在体育场内,足球场前几天播种的草籽已经发芽,看台即将进行座椅安装;体育馆地面已经硬化,本届省运会的体操、五人足球、手球等室内项目都将在这里进行;游泳馆的游泳池正在进行最后的地面铺设维护。
“目前,市新体育中心建设正处于内部设备安装、装饰装修和室外绿化阶段,6月底所有场馆建设进入联调联试,7月份将在这里举行测试赛,8月投入使用。届时,我市将展现出一个全省一流、全国先进的体育场馆。”市体育局副局长常全旺说。
省运会后,如何让市新体育中心得到充分利用、惠及更多老百姓,是“市民观察团”成员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常全旺介绍,除部分室内场馆需定时开放外,市新体育中心的其他场馆都将对外开放,市民随时都可以前来健身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