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阎河
本报通讯员 张 弘
前不久,建行河南省分行小企业部总经理陪同省分行副行长到相关二级分行调研,就已经拟定好的三套小企业经营中心改革方案征求意见。当他们来到建行焦作分行小企业经营部,在听取了该经营部经理任毅的意见后,当场决定启用任毅建议的那一套方案。为什么一个二级分行部门负责人的意见,能如此影响省分行领导的决策呢?这,恐怕还要从任毅从事信贷工作二十多年所积累的丰富经验,从他在服务小企业工作中所作出的突出贡献,从他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说起。
脱颖而出
1993年,在部队这个大熔炉里锻造了3年的任毅脱下了心爱的军装,来到了建行焦作分行办公室,当上了一名负责送信送报、打扫卫生的通讯员。很快,他在部队里养成的谦虚、勤奋、任劳任怨的品格赢得了同事和领导的夸赞。但是,任毅却有一个不为人知的心愿,那就是到专业岗位上去工作,不枉自己“建行人”的称号。
没多久,市相关部门组织职称考试,任毅与另一位有同样抱负的年轻同事一起报了名。不过,当他们拿到复习资料时,都傻眼了。厚厚的一大本书,除了里面的字认识之外,其他一概不知道讲的啥。一个星期后,实在“啃不动”的两个人,只能向一位大学本科毕业的同事请教,从最基础的财务知识学起。经过一个阶段没日没夜地刻苦钻研,任毅在考试中脱颖而出,以优异的成绩拿到了助理经济师资格证,这在当时的建行焦作分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1997年,任毅调到了信贷部,如愿以偿地开始了专业岗位的工作。“书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信贷员并非易事,任毅又一次开始从头学起。没过多久,他已经全面掌握了信贷工作的各个流程,并学会了当时被公认为最难的《项目评估》报告全流程,成为名副其实的信贷专家。
勇挑重担
2008年,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日趋严峻,小企业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为此,建行焦作分行准备成立小企业经营部,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在选择部门负责人时,已经成为信贷部副经理,且分管中小企业信贷工作多年的任毅,就成为当仁不让的首选。不过,一些关心他前途的同事却劝告他:“中小企业信贷数额小、成本高、风险大,你何必要去干这个出力不讨好的差事呢?”犹豫再三,任毅还是选择挑起了这副担子。
作为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服务大型企业一直是建行焦作分行的主要目标。现在,要想让中小企业也能顺利地在有限的信贷规模中分得一杯羹,需要从信贷政策、贷款流程、金融产品、核算机制、风险管控等各个环节进行重新考量。那一个时期,白天走访企业、筛选客户,晚上研究政策、出具报告,成了任毅的家常便饭。不经意间,还不到四十岁的他,两鬓竟然生出了斑驳的白发。他的妻子心疼地说:“歇歇吧,何苦呢?”任毅却笑着说:“这样是不是显得更成熟些?”
一年过后,建行焦作分行累计为我市33家小企业办理各项融资业务44笔、金额1.506亿元,其中县级支行对小企业信贷业务突破率达到100%。当时,《焦作日报》以《提供“贵宾间” 奉上“特色菜” 配备“服务生”小企业成为建行焦作分行座上客》为题进行了报道。
成绩斐然
2010年,在任毅的努力下,建行焦作分行因小企业信贷业务突出,在全省建行系统率先创新性地成立了“小企业经营中心”,以“信贷工厂”的模式为焦作市中小企业提供了一个综合性、全功能的金融服务平台。
以往复杂的贷款流程变成专业化流水线服务,过去不能确定的贷款日期变成了一周放款的承诺,这让更多本地的中小企业喜欢上了与建行打交道。但是,任毅并不满足,他常常告诫员工:“小企业经营十分不易,资金需求往往是‘短、小、急、频’,只要在风险可控和不违反流程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快一点放款。”一家小企业负责人在办理完贷款业务后,感慨地对任毅说:“过去,我们不敢与国有银行打交道,总觉得架子大、门槛高、手续多,这次没想到能这么快拿到贷款,而且许多流程还是你们工作人员催着我办的。”据不完全统计,建行焦作分行小企业经营中心成立以来,共为我市300多家小企业发放贷款28.47亿元。
贷款规模上去了,贷款风险增加了。面对庞大的小企业客户群体,任毅带领的团队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对此,任毅更加关心、关怀自己的团队,不论是谁的身体不好、情绪不稳,他都要嘘寒问暖,再三叮嘱。特别是每逢团队成员的生日,他一定要把大家聚到一起,共同庆祝一下,把团结、向上、热情、奉献的团队精神传递给每一个人。
如今,建行焦作分行小企业经营部以卓越的业绩,走在全市银行业扶持小企业的前列,任毅则将自己的目光定位在更高、更远的前方,带着自己的团队,继续为焦作市小企业的健康成长助力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