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将市城管局立行立改已解决的部分问题和下一步要解决的部分问题向社会予以公布和承诺,接受社会及广大群众监督。举报电话:(0391)2607101、2607110。
一、已整改的问题
1.北环路和岭南路、华宝路交叉口,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堆积如山,臭气熏天,严重影响附近居民的正常生活。
整改情况:市城管局与市爱卫办、解放区政府、山阳区政府现场办公,明确清理责任,现生活垃圾已清理完毕;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形成会议纪要,明确今后由山阳区政府统一管理,建立了长效管理机制,这一问题得到了根本性解决。
2.建筑渣土乱堆乱倒现象严重,工地管理缺位,抛洒现象严重。
整改情况:5月初,市城管局与公安、住建、交通、环保等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对城区建筑垃圾及散装货物实行密闭运输的通告》,同时发放了《关于对城区建筑垃圾及散装货物运输车辆抛洒进行综合整治的通告》《关于加强南水北调施工单位渣土运输车辆管理的通知》,截至目前,市城管局与公安、交通、路政部门联合执法,出动工作人员1000余人次,查处违规车辆300余台,指导协调渣土清运车辆3000余车,成效明显。
3.夏季到来,夜市摊位增多,有烟烧烤现象严重,影响市民生活环境。
整改情况:据统计,全市占道经营露天有烟烧烤摊点共456家,现已整改378家,取缔73家,完成率98.90%。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巩固提高,保持整治成果。
4.有借开会、考察、培训等名义的变相旅游等现象,个别党员干部存在出入私人会所、以权谋私等行为。
整改情况:机关全体工作人员签订廉政公开承诺书,凡违反“八项规定”和廉政承诺的,按规定严肃处理。
二、计划整改的问题
1.城区公共厕所、垃圾中转站和垃圾箱数量不足,布局不合理,影响市民生活。
整改措施:针对此类问题,我市目前正在新建一批公厕和中转站。同时,市城管局已与市规划部门结合,按照住建部《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编制我市环卫设施专项规划,经批准后分步实施。垃圾箱数量不足问题将逐年购置补充,今年计划安装果皮箱150个。
责任人:蒋和平(副局长)
完成时限:11月30日
2.部分背街小巷、城乡接合部等地段依然存在“脏、乱、差”现象。
整改措施: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巩固第一批76条背街小巷整治成果,继续抓好第二批45条背街小巷综合整治工作,解决“脏、乱、查”问题,让群众看见变化、得到实惠、享受成果。
责任人:蒋和平(副局长)
完成时限:12月30日
3.环卫投入不足,清运车辆老化,环卫设施陈旧。
整改措施:今年投入800万元购置环卫机械化清扫、洒水、融雪车辆,购置5台生活垃圾清运车辆,逐步解决环卫设施陈旧老化等问题。
责任人:蒋和平(副局长)
完成时限:10月30日
4.新建道路清扫经费核算不到位,影响道路保洁。
整改措施:对于新建道路、桥梁清扫经费问题,市政府已召开市住建局、市财政局、南水北调城区办等部门参加的协调会,近期将对已建成并通过验收的新建道路、桥梁核定清扫面积和费用,正式移交城区环卫部门管理。
责任人:蒋和平(副局长)
完成时限:9月30日
5.环卫职工待遇偏低,“五险”落实不到位。
整改措施:环卫职工队伍成分复杂、流动性大,为其办理“五险”存在问题较多。为保障环卫职工的合法权益,做好环卫职工“五险”办理工作,市城管局已与市人社局、财政局等广泛调研,对存在的各种问题拟定了详细的解决方案,经批准后开始实施。
责任人:蒋和平(副局长)
完成时限:12月30日
6.户外广告过多过杂,陈旧破损,严重影响城市形象。
整改措施:一是加强户外广告集中整治。按照“谁审批、谁负责”和“谁所有、谁负责”的原则,广告依附物产权管理单位、广告业主要做好自行拆除和整改规范工作。二是加强户外广告设置规划工作。市城管部门牵头,推进开展规划编制工作,使今后的户外广告管理,从审批、日常管理到行政执法,做到有章可循,严格按规划执行。三是抓好门头招牌集中整治,制定《焦作市城区门头招牌设置管理暂行规定》,指导五城区城管局加强门头招牌的审批和管理,解决好设置混乱、整体无序等问题。四是切实加强户外广告的审批管理,坚决制止不经审批、非法设置等现象,从根本上解决“边治理边非法设置”的问题,巩固户外广告集中整治成果。
责任人:李东兴(副局长)
完成时限:12月30日
7.经常有人在大街小巷或者居民楼道内乱贴小广告,严重影响居民生活环境。
整改措施:一是各城区分别成立清理整治乱贴小广告工作队,明确专人长期负责日常巡查、清理小广告工作。二是采取日常清理与集中清理相结合的形式。三是加大日常巡查力度,对在日常巡查中发现的乱张贴的小广告,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清理,并对路段小广告清理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四是探索长效管理机制,在城区适当位置设置小广告张贴栏。
责任人:王世峰(副调研员)
完成时限:12月30日
8.冬储菜、西瓜临时摊点和便民市场数量偏少,不能满足市民的生活需求。
整改措施:2014年,市城管局计划建设一批集贸市场和专业市场。其中,解放、山阳两城区各建成3个;马村、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各建成1个;中站上档升级改造1个专业市场。建设一定数量的定点定时夜市,解放、山阳两城区各建成4个定点定时夜市;中站、马村、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各建成2个。根据季节性变动,将采取措施,尽可能在不影响交通和市容市貌的情况下,多规划设置一批西瓜、冬储菜等临时摊点和临时性摊贩疏导区,方便居民生活。通过建设一定数量的各种市场,让经营商贩有场可进,退路进场。
责任人:王世峰(副调研员)
完成时限:12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