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麻 酩
数字是枯燥的,但数字又是客观的,让客观的数字“说话”,则能映射出色彩斑斓的大千世界。
张慧就是能让数字说话的人。
张慧,市统计局贸易科科长、高级统计师,在市统计局社会科、贸易科工作的21年里,她用准确的数字记录着全市经济建设、社会进步、文化建设的得与失,记录着群众生活水平的起伏与变化,用数字把握着城市发展的脉动。
“统计是一个专业性非常强的工作,不是在办公桌前简单做些加加减减,没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是无法胜任的。”张慧说。
作为贸易科科长,张慧不仅在自己的业务上力求精益求精,还经常组织科室人员学习交流,并积极向兄弟科室、平行单位学习新的工作方法。针对报表报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张慧都要及时通过网络远程教育为自己充电,然后再给本科室人员进行讲解,极大地提高了本科室统计人员的数据平台操作水平。
“张姐是个工作狂,她是能把统计工作做到极致的一个人。”贸易科科员郭莉道出了同事们对张慧的一致评价。
2013年,恰逢全国第三次经济普查,而本次普查又以二三产业为重点,为配合普查工作的有效开展,争取对全市单位数有数量、质量上的整体把握,张慧带领科室人员积极配合,全力服务普查工作,得到了科学的统计数据。
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线。张慧结合贸易统计业务的工作实际,对我市贸易统计规范化进行了重点跟踪与改进,进一步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在不断提高数据质量的基础上,她高效改进企业一套表运行工作,确保统计数字的时效性、准确性、科学性。
“张慧很有悟性,总能敏锐地捕捉到全市贸易业发展的趋势性、苗头性等问题。”市统计局局长马爱国说。
如其所言,张慧撰写的统计分析报告,既体现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又能紧密联系我市实际,已经成为市委、市政府作决策参考的重要依据。
在统计岗位上,张慧先后参加了全国第一次基本单位清查,河南省第一次、第二次对外经济普查,全国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经济普查等大型国情国力调查,先后获得国家、省、市级先进工作者8次,获得省、市级优秀分析奖项11篇次。其中,《阳光总在风雨后》被《跨世纪丛书汇编》收录,《超市现象透视》《贸易业连锁发展研究》获省统计局优秀分析奖,《我们距离现代化标准还有多远》被河南省情杂志全文刊登……
“对我来说,工作和家庭一样重要,处理好两者间的平衡,才能生活得更幸福从容。”张慧说。工作之余,张慧谈的最多的就是自己的儿子。她说,儿子今年15岁了,由于工作太忙总是没有时间陪他。仅有的几张照片也是一家三口前几年去北京时照的。令张慧欣慰的是,儿子是个懂事的阳光男孩,很理解她,并把她对工作和生活的态度融汇到了自己的生活与学习中,在学校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孩子。对此,张慧说,我对亲人的亏欠太多了。
“干统计工作,就要有点奉献精神。”张慧说,这么多年的统计工作,不仅让她开阔了视野,丰富了人生阅历,更培养了她“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处世态度。对工作兢兢业业、孜孜不倦,对生活执着追求、无限热爱,在张慧身上,笔者看到了一位统计工作者的生命厚度。
记者手记
一头短发、一身职业装、说话干净利落,言谈间激情四射……初识张慧,记者就被她爽朗的个性、干练的工作作风所吸引。张慧说,21年的统计工作让她明白了什么是生活、什么是奉献,而“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人生信念是她做人与做事的基本准则。
贸易科是贸易外经与农业统计科的简称,是市贸易统计领域的权威,承担着我市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以及商品市场运行状况、农业统计调查等重任。除了收集整理数据之外,张慧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对数据进行科学分析,并形成高质量的专题报告,为政府机构、社会及企业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统计数据越来越重要,而高质量的统计是制定政策和规划的重要依据。正是有了张慧这样的统计师,才使枯燥的数字会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