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5月31日,受农业部委托,省农业厅组织“三农”国内小麦专家,就修武县小麦高产创建工作进行了现场测产验收,郇封镇整乡推进7.1万亩,平均亩产677.9公斤;万箱铺万亩示范方平均亩产697.1公斤;周庄镇孟村千亩示范方平均亩产713.7公斤;孟村百亩示范方平均亩产755公斤,创造了4项小麦高产全国纪录。
6月4日,由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农业厅、省农科院、河南农业大学等单位组成的小麦专家组,在修武县郇封镇小位村小麦高产攻关田,对国审“周麦27号”进行了实打验收。经过现场称重,除去杂质,按照国家粮食入库安全含水量13%计算实际亩产,该攻关田实收亩产为821.7公斤,创造了全国冬小麦单产奇迹,刷新了去年该县周庄镇郜屯村小麦高产创建百亩攻关田“周麦27号”亩产794.8公斤的全国测产小麦单产新纪录。至此,修武县今年共创全国小麦测产5项纪录。
至此,该县小麦连续5年创下了16项全国粮食高产纪录。据了解,该县连年创建全国粮食高产纪录的根本动因,就是通过加大投入、示范带动、创新模式、强化服务等措施,为粮食均衡增产增收奠定了基础。
近年来,该县紧紧围绕“创建全国粮食高产示范县”为目标,积极融入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共投资1亿多元,建成了渠相通、井相间、旱能浇、涝能排的农田灌溉体系,打造出了24.2万亩高标准良田。
在创建高产示范中,该县综合运用一系列高产集成配套技术,在平原乡镇建立了高产示范片、丰产方、攻关田,通过示范带动,已推广粮食高产和超高产栽培技术5万多户。同时,该县在各示范田实行了统一供应良种、统一土壤处理、统一整地标准、统一配方施肥、统一药剂拌种、统一机播的生产管理模式,并由农技人员按照高产配套技术规程现场跟踪指导,确保各项技术措施落实到位。此外,为全面提升农户对小麦生长过程的精细化管理,该县先后开展了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科技入户、农技人员联片包村等活动,并免费为创建示范方和核心攻关田提供肥料、农药、弥雾机具等物资,全力做好粮食高产创建服务工作。
“集成高产农业技术推广、农技‘保姆式’的服务和基因好的种子,成就了修武县小麦高产的一个又一个奇迹。虽说修武县的耕地面积不多,却成了全国各路专家培育新品种、试验新技术的角力场,‘省考’‘国考’认定粮食新品种的试验田。”该县植保站站长黄玉莲如是说,“小位村小麦高产攻关田实收亩产突破800公斤,靠的就是精量播种、澳优液体肥拌种、小麦宽窄行和微灌补墒保全苗等新技术的支撑。” (辛文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