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韩扬发 邢云飞
农业产业化是解决三农问题,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途径。我市农业资源丰富,形成了小麦、玉米、乳品、怀药、果蔬、肉品加工等八大主导产业。在支持现代农业发展中,农行焦作分行不断加大金融创新和金融服务力度,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特色农业加工小企业及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有力推动了我市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创新服务惠及农户
河南斯美特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是焦作市黄河集团公司的子公司,是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所生产的方便面销往全国各地。当初,作为一家村办企业,由于缺乏资金,生产加工能力一直受到限制。为支持企业发展,农行焦作分行采取厂房、机器设备抵押等方式,不断向其投放信贷资金。在近20年的时间里,该分行累计向其投放贷款24亿元。随着企业的发展,年加工小麦生产能力达到了35万吨,稳定的小麦来源成为该公司及供应农户的头等大事。为了保证小麦加工,该公司与周边农户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仅长年为其从事小麦经销的农户就达300多户。
“有了农行投放的这100万元生产经营贷款,作为斯美特供应链上的一员,我再也不用为小麦收购发愁了。”农户李东华说。李东华家住武陟县西滑封村,长年为斯美特食品有限公司供应小麦,随着该公司生产规模的扩大,农行投放的5万元小额农贷已不能满足其需求。2013年,为解决农户小麦收购的资金缺口问题,武陟县支行在焦作分行的支持下,创新服务方式,由农户提出申请,该公司和焦作市黄河集团公司共同提供担保,武陟县支行为其供应链上的农户发放30万元至100万元的农村生产经营贷款。截至目前,该分行采用“公司+农户”方式,累计为40户农民提供小额农贷500万元,先后为5户农民办理农村生产经营贷款480万元。
在农行焦作分行的支持下,形成了以该公司为龙头,以方便面、挂面和面粉为主的大型粮食深加工集群,辐射带动武陟县及周边地区小麦种植面积40多万亩,实现当地小麦转化率在85%以上,直接间接带动农户订单种植22万户,吸纳当地农民就业8500多人,集群总产值达36.28亿元。
信贷支持助企发展
保和堂(焦作)制药有限公司是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被温县县政府确定为2012年度的“30家骨干企业”之一,是农行河南省分行“双百双千”典型小企业帮扶客户和“小巨人”信贷培育客户。作为一家中药制药企业,该公司很多产品都要用温县出产的铁棍山药、怀地黄、珍珠菊、怀牛膝、怀菊花等做原材料。
2010年,农行焦作分行得知该公司有意扩大生产保健产品,但由于资金缺乏,难以大量收购铁棍山药、怀地黄、珍珠菊等原材料。了解情况后,农行焦作分行采取房地产抵押的方式,迅速向保和堂投放贷款1000万元,从而满足企业的资金需求。此后,该分行不断加大与保和堂的合作力度,2011年又新增授信1000万元,授信总额达到2000万元。截至目前,该分行累计向其投放贷款6000万元。
同时,该分行为保和堂办理了企业网上银行、个人网上银行等结算和服务业务,大大提高了企业结算货款的效率,节省了财务费用。
在该分行的支持下,保和堂的生产能力、销售规模不断扩大,销售收入和净利润稳步增长。
积极探索解决难题
河南菡香稻米生态农业合作社是一家集稻米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新型农业主体。2008年,该合作社虽然办好了各种证件,但是没有实质性的生产经营。为尽快帮助该合作社解决资金困难,提高产业化程度,农行焦作分行在上级行对实体型合作社没有具体管理办法的情况下,通过积极探索、深入调查后,决定用小企业管理办法解决合作社贷款无政策支持的难题,成功向该合作社发放贷款100万元,形成了一套新的合作社贷款操作办法,在全省开了先河。
同时,该分行采取“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在合作社农户向农行缴纳风险补偿基金后,对合作社推荐的农户,农行给予信贷支持。截至目前,该分行累计向合作社投放贷款800万元,向社员累计投放贷款2000余万元。
在农行焦作分行的支持下,该合作社组建了河南省首家合作联社——焦作菡香沿黄稻米合作联社,通过土地流转,建成了6万余亩标准化生产基地,生产的菡香牌系列大米销往北京、上海、郑州等城市。
2010年以来,该分行已累计支持了河南斯美特食品有限公司、河南省国营博爱农场、河南省江河纸业股份有限公司等15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余额达到3.02亿元,支持合作社社员3200余户,贷款余额达到4.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