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付凯明 马雅宁
高考落幕,进入“后考试”时期的考生们可以彻底放松了吗?显然不是。近日,网友【兰花蓝】称,这几天,她儿子多次外出与同学聚会,有几次彻夜没有回家,她很担心。
高考前,她对孩子是严管,衣食住行都要照顾周全。考完试,孩子想出去和同学玩是可以理解的,但不能任由孩子无节制地玩。“但是,我说了几次,儿子都听不进去。”该网友无奈地说。
诚然,高考过后等待分数填报志愿的这段时间确实难熬,考生们适当放松一下也未尝不可。但是,凡事要把握一个度。有报道称,6月13日,河南一名高三毕业生高考后连续四天打网游晕倒网吧。湖北汉口有部分高中毕业生在考试结束后唱歌饮酒狂欢,两名同学喝得不省人事,被120救护车送到医院急救。无独有偶,山东、黑龙江也发生了高考结束后,考生聚会酗酒,险些闹出人命的事件。
“后考试”时期应该如何过,怎样过得安全和有意义,这些话题引起了网友的热议。
【记者调查】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一些高考过后的孩子为了发泄心中的压抑,干脆将高中用过的课本撕毁或是扔掉,有网友惋惜道:“这种做法真是不应该,适当发泄可以,但不能将好好的书本撕毁或是扔掉,完全可以捐赠出去或是留给学弟学妹使用。”
此外,还有一些学生彻夜不归参加聚会,沉迷于电脑游戏,大肆地购买名牌……这些行为都以放松的名义得到父母的默许理解。父母永远都是疼爱自己的孩子的,此类疼爱却有失理智。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同样高考后这段时间的放纵也可能结出恶果。
小张是我市某校一名高三毕业生,高考后的这几天,他接连参加同学聚会,沉迷于网络游戏,熬夜看世界杯,最终身体吃不消而住院输液。
对于这类现象,有网友费解:孩子们怎么了?是什么原因促使其这样?小张对于此的解释也许说出了大部分高考生的心声:在老师眼中我们永远是学生,在家长眼里我们永远是孩子,而我们也有压力和苦衷。高考结束了,但是在我的心里始终放不下。心里特别担忧,特别害怕。如果考不好,不仅自己没有好的大学可以上,而且害怕伤害父母的心,毕竟为了让我考上一个好大学,他们付出了很多心血。想起这一切,就心烦意乱,不知道自己的人生会是怎样。因此,就想趁着这段时间来发泄放松一下。
【专家建言】
“考试前,考生大多会出现考前焦虑的现象,在这期间,家长和老师对考生出现的心理问题也会及时采取措施积极引导。”12355焦作市青少年服务中心志愿者、心理咨询师薛陆成说,“而高考之后,考生的心理问题却常常被忽略。此时,家长们千万不要大意,应该积极地和孩子进行沟通,陪伴他一起度过人生最难熬的时刻。”
薛陆成指出,考生在成绩公布前对结果过度期待引发焦虑,想要发泄放松属正常现象,但若是不能很好地把握自己,过度放松,则会对高考之后的生活和心理带来很大的影响。他建议,可以通过考生注意力的转移来缓解,例如父母可以引导考生多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参加一些社会活动,或者由父母陪伴外出旅游。此外,高考之后对于家长来说,不能认为孩子高考结束了就放任其自由,应当正确引导孩子合理放松,规划好孩子的日常生活。
焦作一中高三教师赵琎建言,放松与放纵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其底蕴和内涵却迥然不同,放松是一种自然心境的释放,表现出的是一种理智和从容;而放纵则是毫无拘束,信马由缰,是一种疯狂,于身心健康有百害而无一利。高考只是人生中的一个驿站,今后的路还很漫长,考生应该有一种责任意识,能够把控自己,与其自我放纵不如学会理性。唯有如此,才能无愧于自己的人生。
广大考生在高考过后的这段时间里,可以多参加一些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或是给自己“充充电”,例如报考驾校,参加技能培训班等,在入大学门前让自己学会更多课本以外的本领。
【网友热议】
网友【哈哈】说:“高考过后的轻松应当有所节制,要把心态放平,要适可而止。”
网友【风轻云淡】说:“这段时间,可以多出去走一走,做一些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情,回报父母,提升自我。”
网友【骑行天下】说:“这是人生最关键的时期,希望广大考生冷静下来合理规划一下自己的人生之路,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顾培利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