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世界杯特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世界杯,亚洲悲?
射手榜
看球不择手段
不能再“烂尾”! 中国足球亟须确立技战术风格
萨维利亚到底有哪些 说不出的痛苦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6月2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不能再“烂尾”! 中国足球亟须确立技战术风格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一个不可一世的西班牙王朝坍塌了,一个依靠速度和逼抢的智利崛起了,一个星光闪耀的英格兰命悬一线,一个依靠新传控主义的意大利却风景正好……巴西世界杯进行了不到三分之一,但已经清楚地告诉人们:足球,比单体作战能力更加重要的是把场上11人捏合成一个队伍的技战术体系。

这20年来,世界豪强对技战术体系更新和升级换代之快,对先进技战术体系进行研究学习之深,前所未有。反观中国足球,却在一轮又一轮折腾中原地绕圈,至今仍未形成适合自己的技战术风格。

过去,中国足球的决策者们并非没有人想过确立一个战术体系,可无奈“铁打的国足流水的官”——阎世铎、谢亚龙、南勇和韦迪等人在任时都曾提出确立统一的技战术风格,但一离任马上就变为“烂尾楼”。

更奇葩的是,中国队主教练比足协官员换得还勤。1992年以来,国足经历了德国、英国、塞尔维亚、荷兰、西班牙等多国外教,法国人佩兰是第八任外教,每个人风格各异,执教周期短,战术体系尚未形成,就被再次推倒重来。

中国足协在最近制定的《中国足球十年规划(草案)》中又提到了技战术风格。《规划》中说:“要逐步建立中国足球技术发展路线和技战术风格。”但对于怎么建立,则用了“加强技术理论研究”“建立学术交流机制”“坚持先进技术发展理念”等空泛的概念。

前国脚、现任深圳红钻队主帅李毅认为,中国足球这么多年没有定准方向,对于需要什么技战术风格从来没有明确思路。当然,任何一支球队主教练的更迭都不可避免,在这样的情况下,又如何确立基本稳定的技战术风格呢?

也许近邻日本能够给我们启示。日本从上世纪80年代起确立学习巴西足球风格,并在J联赛中引进济科等巴西球员,直到现在巴西外援仍然在J联赛中占据主体地位。正是日本在坚持了超过20年后,才渐渐显出效果。“从过去的特鲁西埃到现在的扎切罗尼,除了战术细节外,日本的技术风格没有任何改变,而特鲁西埃和扎切罗尼一个是法国人,一个是意大利人,他们的足球哲学完全不同,这就是值得我们思考的地方。”李毅说。 (据新华社)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