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李新和 通讯员靳燕军)记者近日从中站区总工会了解到,目前,该区已建成8个创新工作室,仅去年一年就完成110项技术攻关,获得12项国家专利,产生经济效益9000余万元。
如何进一步发挥工会优势,服务企业发展?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带着这样的问题,该区总工会派人到全区30多家企业征求意见和建议,制定出台了《中站区职工技术创新工作室和创新成果奖励办法》,对全区涌现出来的先进职工技术创新工作室和完成优秀技术创新成果的一线职工进行奖励。
该办法规定,对创新工作室的评选,按照创新活动开展好,有场所、有团队、有经费、有项目、有成果等十项标准进行。每两年评选一次,每次评选2-3个,每个奖励3000元。为了鼓励企业主动建立职工创新工作室,该办法还规定,对新建的创新工作室且符合标准的,当年一次性给予2000元的办公经费补助;对创新成果的奖励,以通过工会系统上报评选且有正式获奖文件为准;对获得国家、省、市级职工技术创新成果奖的,除上级奖励外,该区总工会每一项再分别给予10000元、5000元、2000元的奖励;对优秀创新工作室和创新成果,该区总工会在评选工人先锋号、首席员工、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时,同等条件下优先予以推荐。
该区一系列奖励措施,激发了企业和职工的创新创造热情。多氟多公司六氟磷酸锂项目在第四届全国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评选中荣获三等奖,淼雨、新立康、爱尔福克等公司创新成果在全市评比中也先后受到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