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焦作新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焦作市安监局立行立改问题公开承诺
市大学生村干部 电子商务培训班开班
焦作市工信局立行立改问题公开承诺
图片新闻
新校区 新起点 新跨越
桑园村:小山村找到致富路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6月2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校区 新起点 新跨越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上接一版②)对不同层次学生找出不同的知识短板,采取随堂练、试题测试、检查背记等多种形式进行训练,指导学生坚持做好“看、练、议、听、忆”“五字学习法”,并关注学生“三本”,即作业本、课本重难点批注、错题集锦本登记的使用情况。

在提升能力方面,既抓好全面,又重视个体,针对学生差异,一方面强化尖子生培养,进行专题难题汇总考试;另一方面对学习困难生开小灶、办讲座,每个阶段定期对学生学习进行总结、指导。学校还将各类易错点、数学公式汇总,粘贴上墙、上柱、上版面,确保学生所见之处都能随时有所学所获,让知识点潜移默化于学生脑海。提出“老师下题海,学生驾轻舟”,每位老师提供紧扣考纲的试题后,由教研组长整合出最优试卷,并指定有多年毕业班带班经验的教师进行校对,通过月考对学生本周所学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和考试。

在调整心理方面,学校设立了心理咨询室,教师随时与学生沟通谈心。学校尤其注重对尖子生的心理疏导,并为他们提供空调寝室、单独自习室等,让他们在最佳生活、学习环境中全身心地投入备考。学校还在校园柱子和版面上推出愉悦身心、调整心态的美文警句,宣传了润物无声的“高考文化”。进入5月中旬,高三年级还会进行“221”考两天评一天的模拟训练,每周召开不同主题的班会,举办多场名师专家讲座开阔学生眼界,每周六分批次召开尖子生、一本二本边缘生、希望生等不同程度的学生及家长座谈会,以多种渠道调节学生心理,达到最佳的备考状态。

在备考战术方面,为了力避题海战术消耗学生精力,教师们总结往年毕业考试得失经验,汇总易错易混等未过关试题,建起错题档案,并共同精编出150套左右的外地模拟试题,每两天按高考时间模拟一次考试。学校先后进行了20多次统考统改,确保复习有效、高效。

在激发士气方面,学校每周一在课间操前举行集体宣誓。对高三分别推出了高考百日誓师教师宣誓、学生宣誓等,并在成人仪式暨高考三十天冲刺之时,举行了高三学生集体宣誓,让学生在高亢激昂的宣誓中提振士气,激发斗志,树立目标。同时,学校在校园内悬挂了近百条充满激情、不畏挑战的各类标语,传递正能量。学校高三党支部还推出了每周国旗下的讲话等,定期为学生上党课,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一系列举措让学生们以坚持不懈的精神、阳光和谐的心态抓好分分秒秒,以最饱满激昂的热情投入到学习生活。

不断的求索与创新,让温县一中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从严规范学生行为,不准打架、不准抽烟、不准上网、不准携带危险物品、不准男女生非正常接触……“看似严格,却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朱瑞晨说,“温县人都说一中管理严,但严出了好数据!温县人都说新校区全封闭,但封出了好成绩!”

其实,朱瑞晨这一教育管理理念背后,是全体温县一中师生心中的一种信仰。

朱瑞晨告诉记者,在温县一中,每个学生都知道:抓住了高一就抓住了高中,抓住了高二就抓住了高考,抓住了高三就抓住了人生!每个教师都知道:面对学生的期盼,除了爱心就是奉献;面对家长的重托,除了责任就是使命!

对此信念,高三年级长杨小林给我们列出了教师一天的工作日程表,可谓佐证:每天五时半准时到教室,然后开始一天的忙碌:陪读、上课、备课、批改作业、找学生谈心,等到晚上从学生寝室查寝结束回到家休息时,时针往往指向次日凌晨。一年来,杨小林没有请过一天假,就连女儿结婚,他也只是像往常一样,在家里吃了一顿简单的团圆饭。

紧张繁忙的备考生活,让高三老师的生物钟惊人的一致:每天五时十五分准时醒来。“即使高考后放了假也是这个点醒!想睡懒觉都不行!”教师们这样调侃。

在每个高三教师的办公室,几乎都有整箱整箱的方便面。“没有办法,我们要求当天考试的试卷必须批改见分数见名次,还要准备有针对性的点评教案,第二天一早上墙,工作量非常大,一忙就是大半夜,只好在办公室泡包方便面充饥!”

“面对学生的期盼,除了爱心就是奉献,面对家长的重托,除了责任就是使命”这铭刻在一中校园正中的一段话,是教师对社会作出的庄严承诺,也是他们一年来始终坚守的诺言。为了学生,很多老师舍弃小家,把爱全部给了学校这个大家庭。

夏中朝的父亲有病在床,孝顺的他却不敢分心半秒,每天忙碌在学生中间,只有半夜回家才能愧疚地陪在父亲病床边说几句话。因长期工作压力大,很多年轻教师患上了高血压,但谁也没有一句怨言。一天,朱海港老师血压异常,但他仍然像往常一样坚持查完学生就寝情况到凌晨。第二天上课时,他竟然晕倒在课堂上。还有孩子无人照看、带病上课的孙金升,送走了五届毕业生的年轻教师王新华等,一大批团结一心、甘于奉献的教师队伍,为无数莘莘学子迈向大学校门搭建了最结实的“人梯”。

甘于奉献燃烧激情,团队协手誓拔头筹。教师们自编自写的高考宣誓,是心声,也是写照。他们用无悔的付出换来了学子们的捷报频传:

学生侯永升在教师团队的精心指导下,在河南省理科竞赛考试中脱颖而出,获得了除省会城市外所有地级市中学的第一名,实现了焦作市近20年来在此项竞赛排名中的零突破。

学生孙致远经校长实名推荐,获得了复旦大学高考加40分的优惠政策,先后有多名学生通过自主招生等获得了高考加分奖励。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探索无止境,他们正攀登。我们有理由相信,站在新起点上的温县一中必将义无反顾,勇往直前,开启又一个更加辉煌的篇章!⑨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