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郑焦城际铁路 昨日全线贯通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 涉企收费管理减轻企业负担的通知》
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三次会议
市政协举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月协商座谈会
姜冯营:老树红花又盛开
市文广新系统书画展开展
石红果:精彩点钞人生
谢师贵在情意深
50个重点项目落户武陟
加快建设云台山文化旅游园区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6月2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姜冯营:老树红花又盛开

作者:本报记者 王龙卿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马村区安阳城街道姜冯营村村民正在收集鸡蛋。本报记者 王正义 摄
  扫扫二维码
  看姜冯营村新貌
 
   

  近日,记者走进革命老区马村区安阳城街道姜冯营村,跃入眼帘的是宽阔整洁的街道、粉刷一新的漂亮住宅、先进的文化体育设施和脸上洋溢着幸福笑容的村民。

  该村村委会主任姜二根对记者说:“姜冯营村有270户670口人、840亩耕地。几年前,村里还存在有‘五难’,即吃水难、行路难、就医难、增收难、致富难。近年来,各级政府强化扶持力度,使俺村各项事业都取得了可喜发展,群众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

  老区建设,增加群众收入是核心,而增加收入最基本的一条就是改善生产条件。近年来,姜冯营村两委在市、区扶贫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投资50余万元,修筑渠道2000余米,敷设地埋管道6000余米,援引冯营矿水,并对村里机井进行配套,使半数以上农田实现旱涝保收,又聘请技术人员对360亩经济林进行嫁接改良,使多年来有名无实的经济林也有了可喜的效益。根据本村实际,姜冯营村两委还把引导群众致富的目光投向养殖业。2012年,村里平整土地200余亩,通过廉价收取土地租赁费、免费供水、修路,鼓励群众发展种养业,现已发展50头以上养猪场30家,300只以上养鸡场3家,5头以上养牛户4家,食用菌种植3家,极大地增加了群众收入。

  如何解决村民就业难,让每个村民都有事干、有活干,是发展农村经济的关键。基于此,姜冯营村高度重视企业发展,想方设法引进企业、扶持企业、依靠企业助推企业发展。村里根据邻焦辉路和靠近冯营矿这一区位优势,在冯营矿西侧焦辉路沿线划出300米地段供村民兴建商业用房,目前已发展餐饮、机械维修、商品销售13家,从业人员50余人。此外,村两委还与修武陶瓷厂、中铝石灰石矿等企业结合,为村里20余户的车辆提供货源;与冯营电力公司、赵固二矿等协商,解决了150余名劳力就业问题,村民年均收入由2000年的1300元提高到去年的5000元。

  经济发展好了,村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不能放松。为此,村里不仅建起了戏楼、篮球场、健身场,还设立了老年活动室,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在文化教育方面,村两委为农家书屋、远程教育站点配备专职人员,实行全天候开放。为了鼓励青少年求学上进,近年来村里实行了激励办法。在公益方面,村里每年为村民发放油、米之类的物资;三秋三夏一律实行免费耕地,这不仅减轻了村民的劳动强度,更重要的是可以使更多的富余劳力腾出手来去务工,去从事第三产业。

  姜冯营人并不满足已有的成绩。“我们计划在2~3年内建成一个商贸小区,让30%以上农户有非农性收入;引进果品加工厂一个,使深加工后的经济林果品大幅度升值。此计划实现后,村民年人均纯收入将会由现在的5000元提高到1万元。”姜二根说。①5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