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爱县北依太行,南傍沁河,山南水北,人称“太行山下小江南”。此地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博爱县第一中学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这灵秀之地。
博爱县第一中学创立于1951年,坐落于县城团结路北段,占地400余亩,建筑面积12.9万平方米,现有教职工292人,在校生4500名左右,64个教学班,是一所环境优美、设施完善、师资雄厚、人才辈出的现代化寄宿制新型高中。
学校建筑气势恢宏。教学楼、图书楼、实验楼、学生公寓、餐厅布局合理,错落有致。
校园环境清新明朗,高雅幽静。环校路旁杨柳依依,随风飘荡;环校湖水轻泛涟漪、碧波荡漾,水下鱼翔浅底,水上睡莲飘香;校园内花团锦簇,绿草如茵。“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以始流”,置身其中,神清气爽,心旷神怡。
学校内部设施先进齐全,条件优越。教室宽敞明亮,配备有空调和多媒体教学设施;图书楼内藏书琳琅满目;实验楼内有各类实验室,各种器材一应俱全;餐厅干净卫生,饭菜品种丰富、质优价廉;学生公寓舒适安逸,每个房间都配备有空调;运动场内标准化足球场、塑胶跑道、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可供学生活动锻炼;另外学校还有浴池、开水房、音乐室、画室等设施。
学校环境优美,设施完善,师资雄厚,管理科学,为莘莘学子的健康成长、教师的职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卧薪尝胆 低进优出创辉煌
博爱县第一中学在发展的道路上,有过辉煌,有过落寞,有过高峰,有过低谷,充满了坎坷与艰辛。近年来,由于多种原因,博爱县第一中学在优秀生源方面处于绝对劣势,甚至中招录取分数都低于其他县市,这样的差距在高中阶段想要赶超确实困难。面对客观情况,博爱县第一中学的全体领导和老师没有怨天尤人、没有灰心气馁,而是在逆境中求生存,在困境中谋发展,下定了“没有优等生,可以培养,没有令人瞩目的高考成绩,可以创造”的坚强决心,以实际行动打破“唯生源”论思想的禁锢,实现了“平凡的孩子接进来,杰出的人才送出去”的目标,使学生的综合素质获得最大限度增值发展,让他们在学业成功的同时,实现了精神、性格的华美转身。
博爱县第一中学在2012年高考中,本科上线1013名,增长率连续6年居全市第一。全市理科前5名博爱县第一中学独占2名:毋钦同学以651分名列全市第3名并被复旦大学录取;申志航同学以634分名列全市第5名并被哈尔滨工业大学录取;张旭同学以610分名列全市文科第8名并被北京师范大学录取。
在2013年高考中,一本上线126人,比上年增加45人,比2010年中招一本希望生增加112人,增长率居全市第一。二本上线486人,比上年增加97人,比2010年中招二本希望生增加306人,增长率居全市第一。其中,刘振东同学以622分的优异成绩名列全市理科第10名(中招577分居全市第1974名)。
博爱县第一中学在2014年高考报名总人数为1432人比去年减少379人的情况下又传捷报!一本上线155人,比上年增加29人。其中,应届生138人,比上年增加41人,增长率达42.3%。市教育局依据2011年中招成绩划定的一本希望生人数为75人,58人流失外校,在博爱县第一中学就读的仅有17人,实际增长了121人,增长率达711%,创历史新高!
二本上线446人,其中,应届生382人,比上年增加55人,增长率达16.8%。2011年,选择留在博爱县第一中学的统招生只有294人,而现在,博爱县第一中学应届生二本以上有382人。
本科上线共有925人,本科上线率65%,再创佳绩!
刻苦钻研 无私奉献谋发展
博爱县第一中学现有教师281人,全部是本科或本科以上学历,研究生20人,高级教师56人,特级教师2人。所有教师都有编制,没有临时代课教师,教师队伍稳定,老中青搭配合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校通过提高教学教研水平来提高教学效率,从而提高教学成绩。
学校大力开展集体备课和听评课活动。每周日晚上一、二节课,全校教师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对下周教学内容统筹安排,解决疑难,集思广益,共享资源,充分发挥团队优势。每周三下午三、四节课全校开展听评课活动,同学科教师互听互评,共同提高。每周学校还录制一节“随堂录像课”,周三下午进行研讨,随时进行“推门课”,大力开展听评课活动,积极推进课改和教研工作,形成浓厚的教研氛围。
学校采用“派出去,请进来”的方法,拓宽教师视野,提升教师素质,提高教学水平。全体教师一年3次参加焦作市专家报告会,不同科目教师分批次外出学习。每年多次邀请专家为学生、教师作报告。
学校还注重高考信息搜集,要求教师原创命题。面对海量高考信息,要求教师甄别、筛选,把最有用的东西教给学生。要求教师研究高考方向,吃透考纲,原创命题。在2014年高考中,博爱县第一中学的数学教师押中了一道12分的大题。
学校还通过一系列措施来提升教师素质,提高教学效率,提高教学成绩。
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加大检查力度,每天由教务处不定时查课两次以上,对任何违反教学常规的情况,都认真登记,并及时通过校讯通短信通报全校。通过检查提高工作效率,形成严谨治学的教风和勤奋刻苦的学风。
通过加大学生作业练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来提高教学效率。采用“堂练周清月考”的形式,对学生所学知识及时检测,及时查漏补缺,及时纠错反思。学校要求教师必须做所有高考题,并进行考试,对于练习题,要求教师一定先做一遍,找出典型试题,精讲精练,真正做到“教师下题海,学生驾轻舟”,用教师的勤奋与智慧,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教学效率。
注重过程评价,对教师实行“月考月奖”制度,褒奖先进,鞭策后进。学校各年级每月进行质量检测一次,集体批改,统一评比。根据月考成绩对学生、教师、备课组、班集体进行及时评价与奖励,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成绩。
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通过“一对一拜师结对”活动和“青蓝工程”,使青年教师迅速成长为骨干教师。现已培养出省级骨干教师6人,市级骨干教师22人,多人获省课改先进个人称号和省学科技术带头人称号。
成绩的背后还有教师的无私付出和辛勤努力。博爱县第一中学拥有一大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爱生如子,舍小家、为大家的优秀教师。
武玉玲老师,在2012~2013学年,教了3个班的英语课并担任1个班的班主任工作,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并且她还患上了膝盖膑骨软化症,经常疼痛不止。医生建议她立即做手术,或者呆在家里休息。但她一再坚持,直到学生高考结束,才请假去医院做了手术。
曹金娜老师,担任着高三班主任工作和2个班的英语课,在今年5月备考的最关键时刻,她的父亲不幸逝世,曹金娜老师强忍悲痛,在办完丧事的第2天,就又站在了讲台上。
廖昌龙老师,担任着高三班主任工作和2个班的数学课,老家在四川,爷爷去世时,他为了陪学生复习,竟然没有回去奔丧。
还有每天中午在班里陪学生的秦伟老师,不是班主任却每天早自习到班的程驰老师……这些老师举不胜举,正是他们创造了博爱县第一中学的骄人成绩。
以人为本 科学管理谱新篇
在管理中,博爱县第一中学采取“以人为本”的理念,运用科学的方法,发挥领导干部的带头作用,调动教师的积极性,管理好学生的日常行为,为教学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学校要求全体领导要当领路人,不作指路人,以身作则,率先垂范,降低重心,深入实际。年终由教师代表对每位领导的工作进行考核测评,考核不好的进行诫勉谈话。全体领导每天早上6:30签到上岗,分片巡查寝室、教室、门岗、校园等,晚上21:30签退撤岗,2名值班领导带领6名班主任继续巡查校园、教室,维护就寝秩序,直到把学生安顿好才去休息。每一座寝室楼晚上都有2名教师入住。
对教师,实行全员聘任制,打破“铁饭碗”制度,学校与每一位教师都签订《聘任合同书》。校长聘年级主任,年级主任聘班主任,班主任聘任课教师。根据《教师评价方案》对每位教师的德、能、勤、绩进行量化考核,增强每位教师的责任感、危机感。对师生评议较差的教师,调离博爱县第一中学,优胜劣汰,实现“干部能上能下,教师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
在对学生的日常行为管理上,学校坚持“先成人、后成才”的育人观,以卫生和纪律为抓手,每天对校园环境卫生进行检查,学校每天都有2名领导和6名班主任24小时值班,三餐有值班人员维持就餐秩序,晚上查寝深入到每个宿舍,排查安全隐患,入住学生寝室,维护就寝秩序。对违纪学生以批评教育为主,对学生严重违纪现象严肃处理,从纪律上促进学生成绩的提高。同时,结合一些激励措施,每学期对品学兼优的学生进行奖励,对家庭贫困学生实行助学金制度。校团委组织学生会、广播站、青年志愿者协会、扬帆文学社等学生社团,把各种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不仅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还活跃了校园气氛。学校加强传统体育项目建设,广泛开展了学生喜爱的、趣味性强的体育运动,充分发挥了体育竞赛的激励作用,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搭建平台。真正实现科学化管理和人性化关怀。
一步一个台阶,一年一个辉煌。博爱县第一中学的全体老师用不待扬鞭自奋蹄的精神,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创造了低进优出的奇迹!
学校先后被确立为中国语文教育学会研究基地、中科院心理研究教育实验基地、中央教科所教育课题实验学校、全国语文策略研究课题实验基地学校、河南师范大学实习基地等,并荣获河南省示范性高中、河南省文明学校、河南省五好基层党组织、河南省级卫生先进单位、河南省校园文化艺术先进学校、河南省传统体育项目学校、河南省一级食堂、河南省师德师风建设先进学校、市级园林单位、市教育质量先进单位、市校园文化建设示范学校、市级绿色学校、市AAA级平安校园等荣誉称号。
“不经一番寒彻骨,哪来梅花扑鼻香。”博爱县第一中学在困境中崛起,在逆境中前行,在浴火中重生,在以后的发展中定会乘风破浪,扬帆远航,迎来满园春色。
(本版文图均由博爱县第一中学提供)
喜 报
辛勤耕耘育桃李,低进优出结硕果。博爱县第一中学在2014年高考报名总人数为1432人,比上年减少379人的情况下又传捷报!
一本上线155人,比上年增加29人,其中应届生138人,比上年增加41人,增长率达42.3%。市教育局依据2011年中招成绩划定的一本希望生人数为75人,58人流失外校,在博爱县第一中学就读的仅有17人,实际增长了121人,增长率达711%,创历史新高!
二本上线446人,其中应届生382人,比上年增加55人,增长率达16.8%。2011年,选择留在博爱县第一中学的统招生只有294人,而现在,博爱县第一中学应届二本以上有382人。送来一个统招生,3年后还你一个二本生或一本生。
本科以上共有925人,本科上线率65%,再创佳绩!
在此,特向长期关心和支持博爱县第一中学发展的各级领导、学生家长、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
博爱县第一中学
2014年6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