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20时许,市东方红广场东巷,道路两边流动商贩占道经营、道路拥堵不堪的现象不见了,人行道上门店外进行店外经营的大棚、桌椅板凳不见了……顺畅有序的道路环境给人一种道路变宽的感觉。
这一切变化始于5月份由山阳区政府牵头,该区城管、公安、环保、工商、卫生、街道办事处、环卫处等部门参与的联合执法活动。6月25日晚,在市东方红广场东巷,数名城管队员正在这里巡查,每天晚上他们都会和街道办事处等工作人员巡查到24时。如何使整治后的良好环境得以长期保持而不出现反弹呢?这就得做到联合执法过后的继续管理,防止摊贩开展“游击战”。
虽然5月份由山阳区政府牵头、各个部门联合参与的执法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并受到周边民众支持,但在联合执法过后的这些天里,城管队员在管理中也遇到了新的难题和疑问。为了防止占道经营、店外经营等现象死灰复燃,他们不得不派出大量人力巡查,定点值守,他们也坦承这样的执法是“最笨”的方法,绝非长久之计。
记者看到,虽然这里的流动摊点没有了,但原先报道的不具备经营条件、已经关闭的多家无证经营饭店依然在正常营业,并未关闭。为防止门店店外经营,这里也成了办事处、城管每天值守的重点。
难道今后的管理就只能靠“人盯人”的方式吗?市政协常委董世坤认为,城管使用“笨方法”首先是因为城管的执法权有限,不具备经营条件的无证门店尽管无证,但如果不店外经营就没有办法治理,于是门店就和城管打游击。其次,流动摊贩存在说明周边有需求,一味的“堵”势必造成反弹,规划先行才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关键。此外,综合执法还需要其他职能部门积极参与,特别是对于一些经营食品、餐饮的门店,涉及工商、卫生、食药、环保等多家部门职责管理权限,单靠城管一家管理显然只能“治标”。
从5月份进行的整治行动及借鉴其他城市的管理经验,不难得出各部门联合执法是目前进行城市管理的一个有效措施。董世坤说,齐抓共管,更应建立一种制度约定各部门的行为。如果在城市管理中,各个职能部门只做“围观者”做做表面文章,不严格依法管理,长效管理终将落空。城市管理长效机制的建立,还要着力于加强“顶层设计与监督问责”,确保各部门都能依法行政、严格执法,不再出现“一家干、多家看”的执法弊端。只要在制度、机制的框架内运行,城市管理才能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城市管理才能做到全面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