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教育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阳光”下绽放的奇迹
沁阳市被确定为 河南省网络学习空间整体应用试点县市
教育实践活动真学真改真见效
图片新闻
为实施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叫好
引入社会资源 拓宽资助渠道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马村区东韩王学校学生常文静 获省师德演讲比赛一等奖
为员工送上浓浓关爱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4年7月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阳光”下绽放的奇迹
——沁阳市永威学校“阳光班”揭秘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记者 杨 帆

  本报通讯员 宋小姣

  6月27日,高考成绩出炉的第三天。沁阳市永威学校报告厅里,该校高三“阳光班”的39名学生和他们的家长正在参加高考填报志愿咨询会。这是一个特殊的班级,也是一个了不起的班级。班里的39名学生全部是河南省慈善总会送过来的贫困家庭的孩子,全都考过了一本线,其中21名学生超600分,班级总平均分603.08分。

  “阳光班”的孩子家长大都是农民或者一线工人,在咨询会现场,他们身着朴素而陈旧的衣服,可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满意的笑容。

  记者见到“阳光班”的班主任薛广录老师时,他正一边擦汗,一边回答学生的问题。采访中,薛广录向记者谈起了这个班级的点点滴滴。

  薛广录深情地说:“班里近一半学生是来自洛阳市和商丘市的贫困家庭子女,这些孩子都很能吃苦。进入高三后,从焦作市统一组织的历次摸底考试到正式高考,我们班的成绩一次比一次好,总算没有辜负这些贫困家庭的期望。”

  据薛广录介绍,在焦作市第一次统考时,“阳光班”没有一名学生进入沁阳市前十名,第二次和第三次各有一名进入沁阳市前十名,这次高考全班有三名学生进入沁阳市前十名。

  说到教学方法,薛广录更是如数家珍。他说,学校“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在高三发展为“先考后教”“以考定教、以考带教、以考促教”,两周一考,雷打不动。培优补差是我们的重点工作。春节前,六科老师每周出三份培优卷,将学生易出错的题目六科出在一张卷上,培优卷学生练习了50套。春节后,我们实行六科老师“进走廊”,等待学生问问题。上课针对的是全班学生,而“进走廊”针对的是单个学生,缩短占用本该属于学生自己的时间,在走廊上,也免于打扰其他学生学习。

  在这次高考中,学生赵亚辉考了647分,是班级第一名。“说句实话,俺觉得这学校中!学校管得严,孩子放在永威学校不会长坏。永威学校老师没有‘大锅饭’,每个老师都很尽心。”赵亚辉的父亲对记者说。据了解,赵亚辉的中招成绩在沁阳市是第一百零四名,而这次的高考成绩是沁阳市第五名。

  贾报报来自洛阳嵩县山区,在永威学校三年的学习中,他最大的感受就是从学校领导到任课老师都很亲近。这次他的成绩是628分,报考意向是华中科技大学。贾报报的父亲是一名山区小学教师,他也专程从嵩县倒了三趟车来到沁阳,陪儿子报志愿。他说:“很感谢省慈善总会给俺孩儿提供这么好的学习机会,报报在永威学校我很放心,老师教得好,宿舍、餐厅条件都很好。”

  据永威学校副校长申芳介绍,2010年8月,河南慈善总会与永威学校合作成立了“阳光班”,去年已经毕业的第一届学生,高考成绩全部达到了二本线,今年全班同学又取得了超过一本线的好成绩。她说:“三年的高中学习生活,永威学校最终用孩子的成绩给慈善总会和孩子家长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对于贫困的孩子来说,物质的资助只能缓解一时,而‘阳光班’给他们的是一个健康、阳光的未来。这些孩子很刻苦,也很好学。学校为他们选派了最优秀的教师,每个学生都有一个量身定做的教育计划。孩子们的成长是对我们教育者最大的回报。”

  申芳说,我们坚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先进的教学理念和高效的课堂模式,是学生取得优秀成绩的保证。永威学校实行教师承包管理,对孩子在学习、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引导、纠正,同时将品德培养和成绩提高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唯有品学兼优,才能在未来社会中真正成才。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