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的黎明前后,尼日利亚队和阿尔及利亚队先后出局,巴西世界杯的非洲球队就此止步于16强;而亚洲球队,则在6月27日前就已悉数止步小组赛;主场作战的拉美球队则继续高歌猛进。从上世纪50年代携手经济起步的亚非拉,缘何经过多年发展依然在世界杯乃至足球竞技中呈现出下、中、上的“三阶梯”?
巴西世界杯的“三阶梯”格局
本届世界杯,3支纯亚洲球队甚至没来得及享受巴西7月的阳光就已出局,让人慨叹今不如昔。起码4年前的南非赛场,韩国队进了16强;2002年,韩国队还曾历史性地打入4强。
处于“第二阶梯”的非洲足球虽然没有打入4强的纪录,但其表现要比“第三阶梯”稳定得多。迄今为止,已有6支非洲球队打入16强,喀麦隆、塞内加尔、加纳等3队闯入过8强。
比起60年前生活水平穷在一条线的亚非国家,巴西、阿根廷、墨西哥等拉美国家的足球始终与欧洲足球分庭抗礼于“第一阶梯”,过去19届世界杯冠军被拉美球队夺走9次就是例证。本届世界杯16强有7支队伍来自拉美,“三阶梯”格局依然存在。
亚洲足球“先天不足”
非洲足球“后天不足”
“足球的比拼不是GDP的比拼,亚洲足球与非洲和拉美相比存在‘先天不足’。”吉林体育学院足球教研室主任门延华指出,即便日韩和中东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超过非洲、拉美国家且投入更大,但从自然因素来讲,亚洲人在力量、柔韧性、协调性等方面均处于劣势,所以只能选择渐进式积累发展。更关键的是,亚洲与非洲、拉美的足球文化差距仍然很大。
曼联的香川真司、AC米兰的本田圭佑、勒沃库森的孙兴民——这些效力于欧洲顶级俱乐部的球员成为本届世界杯的亚洲翘楚。但日、韩、伊组建国家队时仍以效力于国内联赛的球员为主体,战术体系很难被个别人改变,形成留洋和本土这两种足球体系混搭后的半成品,实力也随之打了折扣。
长春市体育局副局长赵晓路指出,足球的发展包括学习、传承、发展、超越等一系列过程,亚洲足球的问题在于对足球文化的理解仍不足,而非洲足球的问题则是社会经济条件的“后天不足”所限,导致其整体性、纪律性等方面与拉美足球差距明显,虽然身体素质很强但是创新能力和足球思维与拉美球员相比差距很大。
处于“第三阶梯”
低端的中国足球怎么办?
中国队这支2002年的世界杯32强、10年前的亚洲杯亚军,如今已在国际足联排名中跌至百名开外且曾上演1∶5负于泰国队的耻辱战役。在国际足球“第三阶梯”中,国足已然处于低端。尽管球迷对中国足球一黑到底,但是情感深处仍希冀其能够苏醒甚至兴旺。
“向外取经是亚洲足球发展的必要条件,但根本还是要立足于自身足球文化的培养,这对中国足球也是一个道理。”门延华指出,亚洲足球虽仍处“第三阶梯”但是也取得不小进步,包括本国的青训体系建设和校园足球的开展。不过,中国足球在这一方面仍有很长的路要走,甚至抵达“第三阶梯”的前端也不是短短几年就能完成的。
长春大众卓越女足队主教练刘友认为,处于“第三阶梯”低端的中国足球若想重新跻身世界杯32强,必须改变人才培养方式,让青少年的足球训练彻底回归教育,使成人的足球训练院校化,为竞技体育的人性化和社会化奠定基础。 (据新华社)
制图:肖 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