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麻 酩
“我这套厨师的手艺,全靠自己开饭店摸索出来的。”近日,正在自家饭店忙着洗菜的中站区龙翔街道许河村村民许改梅对记者说。自从通往青龙峡景区的焦青路开通后,下岗的她就开起了这家饭店,10年下来,生意越来越红火。
许河村位于中站区北部山中,是“许河事变”的发生地。过去,该村经济基础薄弱,村民出村难和吃水难问题一直无法解决。近年来,在新农村建设中,该村两委会抓住有利时机,邀请专家选址,制订规划,狠抓建设进度,彻底解决了村民出村难和吃水难等问题。
路通了,水清了,“与世隔绝”的许河村顿时热闹起来,村民们的生意头脑也活了起来。如今,大多数村民做起了餐饮业,“农家乐”让他们走上致富路。
过去,“靠山吃山”;如今,村两委会干部想的是如何善待并经营好大山。许河村为游客提供优质的乡村游服务,实现了富裕,然而今后如何发展是个问题。为了探索科技致富的新路子,该村两委会干部看中了山村发展林果业的优势,毅然决定带领村民们大力发展有机林果业。
“要想领着群众干,先要做给群众看。”为打消村民们的顾虑,该村党支部书记毋诸海说,“俺准备先组织村委班子先带头示范,种植有机林果,等大伙看到效益了,就不愁推广不开了。”如今,该村已投资10万元购买薄皮核桃树、苹果树3000棵,种植有300余亩,估算下来,平均每户每年将增加收入5000元。
路子选对了,致富不用愁。近年来,富裕起来的许河村积极创优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纳客商投资兴业,有效解决了村民们在家门口的就业问题。去年,该村引进的投资1000万元的滑雪场项目已经开业,解决了部分村民就业问题,增加了集体和群众的收入,实现了百姓与企业的双赢。①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