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 帆
沁阳市职教中心2014年对口高考本科上线154人,上线率77.3%。丁莎、董梦莹、田志杰、刘玉萍4名同学考取天津大学;李冰洁、李京京、崔俊俊、卢雨晴、丁佳佳、付亚亚、樊林艳、连鹏艳、徐冰鑫9名同学考取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丁莎、丁佳佳分别获得河南省计算机专业、财经专业第一名。计算机专业、财经专业全省前10名,该校各占4名和5名。15名中招成绩在300分以下的学生,高招成绩均达到本科分数线。专科上线率100%。
据统计,在沁阳市职教中心154名本科上线学生中,中招成绩在300分以下的15人,301~399分的63人,400~499分的71人,500~543分的5人。
6月25日,对于沁阳市职教中心1103班的丁莎来说,是一个充满喜悦的日子。她刚刚从网上查到高招成绩,她考了708分,在全省参加计算机专业对口高考的2000多名学生中,成绩名列第一,达到了天津大学的录取分数线。想起三年前中招时的成绩,想起选择沁阳职教中心时别人的眼光,想起求学路上的风雨历程,她的眼眶湿润了。
像丁莎一样,沁阳市职教中心在今年对口高考中,还有12名同学考取了天津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重点院校。154名同学得到了本科分数线。这些成绩的取得,是沁阳市委、市政府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结果,是沁阳市教育局正确领导的结果,是沁阳市职教中心全体师生善教勤学、团结拼搏的结果,更是沁阳市职教中心坚持探索多元化办学、多途径育人的结果。
沁阳市职教中心是沁阳市教育局直属的一所公办中等职业学校,位于沁阳市河内路中段,占地110亩,2300名学生,200名教职工。建校以来,该校认真贯彻“三改一抓一构建”精神,以“管理立校、校风立校、升学立校、技能立校”为指导,以“高质量升学、高层次就业、社会化服务,全力创建河南省中职教育新高地”为目标,强化“文明有礼、重技勤学、省视自我、追求卓越”的校风,全面解放思想,锐意改革创新,坚持发展特色职教,严要求、强管理、提质量、畅出口,形成了计算机、财会、旅游、种植、养殖、汽修等十余类骨干专业,满足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需求,不断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积极创办有吸引力的职业学校,办学成果受到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以管理作保障
为学校特色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沁阳市职教中心紧紧围绕“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发展方针,制定了“多元化办学、多途径育人,升学与就业并重”的办学思路,建章立制,规范管理,夯实学校发展基础。为此,学校不断加强管理和培训,学校、科室和年级的学期工作计划在校园内公示,每一名教师的学期工作目标上墙和学生见面。每周一公示工作台账,周工作完成情况和周工作计划告知师生并接受师生监督。每周五下午召开周末反馈会,小结本周工作完成情况,尤其要对未完成的工作说明原因,并及时总结得失。同时,该校开展三个年级级部竞赛,涵盖纪律、卫生、教学、就餐、归寝等各方面,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该校要求处室人员牢牢树立“问题工作法”,即发现一个问题,要紧紧抓住这个问题不放,直到问题解决为止,管理的问题导向及精细化,大大提升了学校的管理水平,取得了良好效果。
该校先后被评为河南省文明学校、河南省园林式单位、焦作市教育质量一等奖、焦作市职教攻坚工作先进单位、沁阳市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以校风树形象
为师生营造和谐发展环境
针对职业学校学生行为习惯差、文化素质低、管理难度大,普遍存在理想信念缺失,厌学、流失现象严重等实际情况,沁阳市职教中心强化德育工作,以“文明班集体和文明寝室创建”为主线,以“礼仪教育”“个性拓展社团”及“专项治理”为抓手,对学生的思想、纪律、行为和习惯进行引领和矫正,为师生营造了和谐的发展环境。
积极开展“文明班集体”和“文明寝室”创建活动 学期初,学校制订了“文明班集体”和“文明寝室”创建方案,建立“每周评优秀、每月评先进、每年评文明”的奖励机制,并扎实开展评选活动。利用每周的升旗仪式对周优秀班级和文明寝室(和谐寝室)进行表彰和颁发流动红旗。每月汇总,积分在前的班级和寝室,学校授予“先进班集体”和“温馨寝室”称号,该校召开全体师生会,进行隆重表彰,对受表彰班级、寝室的所有学生颁发物质奖励。根据月表彰情况,每年命名一批文明班级和文明寝室,该校还邀请学生家长代表参加表彰会,积极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开展文明班级和文明寝室创建活动,充分调动了所有班主任的工作热情,激发了学生的自我管理,为良好校风的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加强礼仪教育,促进学生养成文明习惯 该校通过悬挂横幅、设立礼仪监督岗、每周仪容仪表短信提醒、每周仪容仪表检查、评选礼仪明星、礼仪知识“每周一测”、校园礼仪小品展演等活动,将礼仪教育推向深入,促进了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
组建学生个性拓展社团,提高专业技能素养 为了拓展学生的爱好和兴趣,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强化专业技能训练,该校分别在高一年级组建24个学生社团,在高二年级组建32个学生社团,统一调配专业师资、统一固定活动场所、统一确定活动时间,利用开展“文化、技能素养展示周”活动,定期对各个社团的活动效果进行反馈和检测。通过开设个性拓展社团,让学生减轻学业压力,增长专业知识,锤炼实践能力,也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
开展“专项整治”,提高中职生综合素质 针对中职学生在学习行为、生活习惯、心理健康等方面容易出现的问题,该校充分利用团委、学生会等学生组织,先后开展“中职学生形象大讨论”“学生在校是否应该使用手机”“中职生谈恋爱利与弊”“吸烟利害大家谈”“杂物不落地,校园更美丽”等主题教育活动,让学生唱主角,加强中职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规范言行,提高综合素质。
一年来,该校涌现出省、市级模范班集体5个,600余名学生被评为省、市级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学校团委荣获“焦作市五四红旗团委”称号,学校被评为沁阳市师德师风先进单位、沁阳市艺术工作先进单位、平安校园建设先进单位,全校呈现出文明、和谐、创新、发展的良好局面。
以升学为引领
为学生继续深造畅通渠道
沁阳市职教中心提出了以升学为引领,让有升学愿望的学生高质量升学,为学生继续深造搭建好平台。
强化常规教学管理 该校通过采取集体备课、教案和作业检查、优秀教案和学生作业展评、课堂教学效果检查等一系列措施,保证课堂教学正常化、有效化。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该校广泛开展新课堂教育实验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在中职教育课堂上的运用、实践,突出学案,狠抓分层次布置作业环节,通过全员赛课,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突出教学研究 该校要求全体教师要研读考纲,以纲为本,广泛采集信息,分析对口升学考试方向,及时把握信息动态,积极研究应对策略,以全新的教学观念指导课程改革与教学,探索出符合职业学校对口升学实际的教改新思路、新方法、新规律,不断提高教学和研究能力。
加强同知名职业学校的交流 该校通过和兄弟学校交流,学习和借鉴先进的教学和管理经验,提高学校的整体竞争力。2013年,该校首届毕业生实现对口高考开门红,获得焦作市教育质量奖中职学校唯一一个一等奖。今年,在考生减少112人的情况下,本科上线比去年增加20人,达到154人,本科上线率达77.3%,考取天津大学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生达13人,较去年取得重大突破。
以技能促提升
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办学以来,沁阳市职教中心着力强化技能教学和实习实训,让学生掌握一项或多项技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不断改善实习实训条件。该校先后投入400余万元进行实习实训设施建设,重点装配了汽修、焊接、计算机、数码琴房、多媒体、电子电工、会计电算化、动物检疫、茶艺、旅游餐饮、生物实验、舞蹈形体、工美绘画等20余个校内实习实训室,建立了沁阳市金银花种植培育基地、沁阳市万亩果园实训基地。
实行“教学做一体化”的技能训练模式,最大限度地保证学与做合一、教与练结合、知与行统一,大大提高了实训课堂教学效果。
开展技能大赛周、定期举办专业技能大赛等活动,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专业特长,增强学生学习技能的兴趣。
加强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该校采取引校入校、引资入校、引企入校等形式,先后与河南省幼儿师范学校、郑州旅游职业学院、上海日立电器集团、美的集团、奇瑞汽车集团、沁阳超威电池等校企结合,联合办学、订单培养,广拓渠道,积极探索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该校技能教学成绩斐然,财会、计算机、种植等专业每年均有数十名学生在省、市技能大赛、素质大赛上获一等奖。2010级学生丁泉声在校时是广播站主要成员,在省素质大赛中展露头角,毕业入伍后,在4000余名新兵中脱颖而出,现被部队选派到青海省经济广播电台实习。
喜今朝岁月峥嵘,看明年画卷更美。沁阳市职教中心将乘我国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之春风,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充分认识新形势下职业教育发展的新目标、新任务,壮大骨干专业,服务新兴产业,不断提高适应和促进市场经济发展能力,为推动沁阳建设、建立河南省中职教育新高地而不懈努力!
(本版图片均由本报记者杨帆摄)
欢迎广大初中毕业生报考沁阳市职教中心
学校地址:沁阳市河内路中段联盟医院东邻 招生电话:郎校长13782706671 李校长13598535363 李校长13782617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