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1岁的王福军,是武陟县乔庙乡马宣寨村农民,现为河南菡香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2006年,他带领村民成立了该村第一个农业专业合作社。经过多年发展,该合作社成员已经发展到309余户,注册资金达1000万元,社员收入大大增加。
在王福军的带领下,合作社在小麦、水稻的种植上实行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经营,采用统一供种、管理、施肥、收割、加工、包装销售的管理模式。菡香牌大米获得了中国郑州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菡香牌大米商标被评为河南省著名商标。河南菡香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被认定为国家级示范农民合作社、全国绿色食品示范企业,王福军也连续3年获得全国种粮大户、河南省劳动模范、焦作市“十佳致富带头人”等荣誉称号。
利用工作间隙,立即组织窗口工作人员和各个科长进行了认真学习讨论,要求全体人员举一反三,多从主观上找原因,多从自身找原因,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让企业和群众满意。他表示,下星期一,要把班子会开到行政服务中心大厅,把前后方的人员组织起来,做好沟通交流和对接,完善流程,让企业和群众更加满意。7月4日17时30分,市住建局行政事项服务科组织窗口全体人员,对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文深到行政服务中心调研时的系列讲话、报纸上刊登的有关报道等进行认真学习,要求全体人员针对日记中反映的问题进行对照检查,切实增强服务的主动性,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做好住建部门56个大项、77个子项的行政事项服务。
“换位体察,换位思考,告诉我们只有将心比心、以心换心才能真正了解群众的需求,有针对性地为群众提供服务。”山阳区光亚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孟国平坦言,“将心比心,去职能部门办事,我们希望得到什么样的服务,其实就是我们最应该为群众提供的服务。”孟国平认为,街道和社区作为直接面对和服务群众的窗口,更需要在服务群众的方式和方法上进行改进,有针对性的为群众提供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全身心、全覆盖的服务,只有真心理解群众、真诚服务群众,才能消除与群众的距离,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本报记者 王水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