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刘 丰
杨小雷,沁阳市邮政局乡邮投递员。怀着对“绿衣使者”这一职业的无比崇敬,2006年,杨小雷踏上了邮路段道,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一干就是8年。杨小雷说,在这8年时间里,有苦恼,有困惑,但更多的是收获和喜悦。他投递的段道是城乡接合部,涉及17个村庄、16个企事业单位和学校、170多个报刊订户。8年来,他对工作任劳任怨、兢兢业业,被广大用户称为“活雷锋”,连续多年被市邮政局评为先进工作者和优秀投递员。
他刚走上工作岗位时,感到喜悦和新鲜。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投递中碰到的问题接踵而至,苦恼也随之多了起来。他天天按时出班,沿着投递线路认真投送报刊信件,一天跑下来是腰酸背疼,但还是经常会遇到因用户不在家而无法投递的情况。碰到这样的情况,他就在第二天把没送出去的邮件带上,再次投递。当他找到收件人,兴奋地把邮件送给用户的时候,得到的却不一定是感谢,有时还会受到用户的指责。杨小雷说,这时候心里感到非常委屈,自己尽心尽力地为用户服务,却得不到用户的认可。
但他深知,邮政的宗旨就是真心实意地为人民服务。不能怕吃苦受累,要克服困难、耐心工作,待人要和气,工作要敬业,不能因一点辛劳及用户的不理解而影响投递工作。他不断地反思,认真地从自己的工作中找原因。他发现,他负责的投递路段中用户成分多,既有城镇,又有村庄,还有学校、工厂;既有集体订户,又有个人订户;有工人也有农民。为了摸清情况,他就骑车多跑、多问,把每一个订户家中有人的记在笔记本上。他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了出班时间和投递线路,城镇邮件8点前送,工厂企业改在8点后投送,每个投递点的到达时限都控制在10分钟以内。他渐渐理顺了投递顺序,工作逐步走入正轨。就这样,他天天5点半出班,8年累计出班2400多次,行程12万余公里,投递报刊不计其数。若有紧急的信件和特快,假如客户不在家时,他就一天跑几趟,直到把邮件送到客户手中。8年来,他到每个投递点的时间每次不差几分钟,用户们都称他是“活钟点”。
细心、热心、真心、诚心,为用户提供人性化的服务,是杨小雷不懈的追求。他认为,进了邮政部门,就要维护好邮政的形象;只有为群众提供优质的服务,群众才能信任自己、信任邮政,邮政的形象才能更好。在他的邮包里,除了装有投送的信件以及免费为用户代购的邮票、待寄的挂号信和一些帮领的包裹外,还放着好几把修理工具,哪家的信箱坏了,他随时帮人修好。正是这样暖心的服务,杨小雷和段道上的用户交上了朋友。用户们一见他来,总会主动和他打招呼,请他歇歇喝口茶。
杨小雷说,要以全国十佳投递员为榜样,牢记“一言一行树邮政形象,一心一意为客户服务”的邮政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挥洒自己的汗水,奉献自己的青春,以实际行动回报社会,做一个让人民群众满意的邮政投递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