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麻 酩
走进温县祥云镇张寺村,记者感受到了这里建设新农村的浓郁气息:农民富了、村庄美了、“经济蛋糕”做大了……村民们都说,这一切主要得益于村里有一位致富带头人。
“老马”识途,带领乡亲奔富路。他,就是张寺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马九毅。
提起马九毅,乡亲们发自内心地尊敬,因为他心里装着乡亲,一心一意带领大伙儿致富,使昔日穷村换新颜。
上世纪80年代,村里几个企业相继倒闭,外欠贷款200多万元,村委会更是“家徒四壁”,群众的心凉了,村干部的心散了。1987年12月,马九毅被乡亲们推选为张寺村党支部书记,面对这样一个烂摊子,时年33岁的马九毅倍感压力。
“无工不富,要想让群众锅里有米,手中有钱,必须办企业!”经过市场考察和反复论证,马九毅把工作的重点放在了如何使张寺村从农业村向工业村的转型上。
1994年,马九毅创办了村里第一家股份制企业——环球制鞋股份有限公司。他利用村集体闲置的厂房作为股份,又多方筹措30多万元启动资金,第一年就实现了10万元利润,到1997年,企业年利润已达150多万元。三年间,张寺村完成了发展经济的原始积累,极大地提振了乡亲们的信心。
首战告捷,马九毅乘势而上,投资1000万元创办了环球丁基内胎有限公司。建厂初期,是他最艰难的一段时间。抓基建、筹资金、购设备,每一个环节他都亲力亲为,累得心脏病突发。但躺在病床上的他仍坚持用电话遥控指挥工程进展,不敢有丝毫懈怠。经过数月奋战,项目如期投产。如今,该公司已经达到了年产百万条内胎的生产能力,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如今的张寺村,村民既是农民,又是工人,还是企业股东。在马九毅的带动下,该村具有相当规模的企业已达5家,由此衍生出的相关配套和服务的工厂有50多家,解决了本村及附近村600余人的就业问题。
为拓宽乡亲们的创收渠道,马九毅在发展工业的同时,又把目光锁定在了农业上,他决心从土地里挖出金子来。每年,当春天还未到来,马九毅就忙着带领村干部奔赴相关农科所考察作物新品种,并邀请农技专家到村里传经送宝。在他的努力下,该村成立的怀药生产合作社和专业种植合作社已达5家,为全村科学种植提供农资、种子、技术和销售等全方位服务。2009年,该村山药、地黄、菊花、白术等种植面积已近千亩,收入达1000多万元。
“为群众办实事,群众是不会忘记你的。”马九毅常说。前些年,该村村民马振海下岗后,一心想在家乡办个织鞋带厂,可苦于缺少起动资金。一次,他试探着向马九毅寻求资助。马九毅看着他为人正直、能吃苦、想法新,二话没说,就给了他两万元,帮他渡过了创业初期的难关。如今,勤劳能干的马振海盖起了小洋楼,开上了小轿车,日子越过越有味儿。“以前,我骑自行车跑采购,现在开着小轿车谈业务,多亏了俺村的好干部马九毅啊!”马振海感激道。
近年来,富裕起来的张寺村已经不满足“居者有其屋”的传统居住环境,在充分尊重民意的基础上,马九毅投资300余万元打造了“民心工程”:硬化村路、安装路灯、整治村容、丰富文化,并建立起了长效机制……
“当干部,要说得起、立得住,要做到勤勉做事、认真履职、严于律己。”马九毅说。在换届选举期间,马九毅从不串门、不请客、不拉票。他说,干部心里装着乡亲,乡亲心里就一定装着干部。
记者手记
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公司董事长、市人大代表,马九毅说,干部头上有多少头衔,就要承担多少责任。一路走来,带领乡亲从穷到富,马九毅创业的每一步都充满了艰辛。面对困难,他总能挺起脊梁,力鼎全村。
“不能让乡亲过上好日子,我就不当这个干部。”正是有壮士断腕的决心,马九毅才做出了今天的成绩。
乡亲眼中的马九毅,生活简朴、和蔼可亲,大家遇到难事总爱找他,从不把他当外人;村干部眼中的马九毅,铁面无私、雷厉风行,大家在工作中都“怕”他,又很佩服他。这样的基层干部正是乡亲的贴心人。“老马”识途,在农村的广阔天地里,马九毅带领乡亲闯出了一条致富路。今天,张寺村翻天覆地的变化,正是马九毅向百姓兑现的承诺。这样的干部,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
主人公座右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