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国利
本报通讯员 付海平
刘水利 陈小东
今年44岁、有着11年电石采购经历的昊华宇航化工有限责任公司采购员贺宝红,敬业、实干、坚强、执着,用不懈的追求和真挚的情感,写就了化工人的美丽篇章。
投身销售练硬功。毕业于工商管理专业的贺宝红在2003年接触电石采购工作时,对电石化学名称、化学成分、颜色区分等特性几乎完全陌生。当他看到经验丰富的采购员和现场管理员能根据电石的颜色、形状、粉化物等目测出电石的发气量时,他暗下决心,既然到了这个岗位,就要练就真功夫。他利用出差时间到电石厂家观察电石生产过程,掌握原料配比、输入电流、炉次时间、颜色变化等指标。回到公司后,他白天跟着老同志到现场学习目测,到分析室观察电石分析过程;晚上查阅资料,将现场实际与理论知识结合起来消化吸收。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不断的学、看、谈,他的“功夫”日渐成熟,在与供应商洽谈时不仅能直入主题,切中核心,而且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搭眼一看,就能对电石的质量衡量个八八九九。
迎难而上竞风流。贺宝红所分管区域的电石采购量占昊华宇航电石采购总量的70%。也就是说,他这里的电石如果停止供应,单位的生产也就几近停产。2008年上半年北京奥运会前期,国家严控危险品运输,贺宝红也遇到了电石采购的最难。他蹲守电石厂家60多天,每天从这个厂家到那个厂家,少则几十公里,多则上百公里,每到一地来不及休息,就直接到厂家“抢”电石。据不完全统计,11年来,他累计出差1940多天,平均每年出差176天。换言之,11年间,贺宝红有近6年的时间在外出差,采购的电石达211万吨。仅2013年,贺宝红累计出差多达260天,采购电石30余万吨,不仅保证了昊华宇航的生产原料正常供应,而且节约采购成本280余万元。
大爱真情献化工。和所有人一样,采购员也常常面临着工作、亲情、事业、家庭的决择。去年12月,贺宝红的父亲因病住院,当时正是电石冬储的关键时候,他正在千里之外的内蒙古采购电石。得知父亲住院,亲情使他恨不能立刻赶回家中,但理性又使他不得不选择留下来工作。两难之下,他眼含热泪通过电话向父亲问候,然后又通过电话用愧疚的语言安慰妻子。父母、妻子理解、支持,让他不必操心。但孩子常常直言不讳。一次,因家庭琐事他批评女儿,女儿生气地说:你没有资格说我,从小到大你就没有管过我。是的,贺宝红答应过孩子:“你上学的第一天,我和妈妈一起去送你。”可临开学前一天接到了出差任务,他食言了;学校开家长会,老师问孩子:“咋没见你爸爸参加过?”孩子默默地流下了委屈的泪水。长期出差在外饮食不规律,贺宝红血糖高得吓人,妻子哭着求他换个工作。面对妻子,他歉疚地说:“这次回去就换工作。”可面对肩负的责任,他又选择了继续坚持……他说:“我爱这份工作,我是中国化工人,理应为化工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