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我的母亲去世快6周年了。虽然几年来曾无数次耐不住思念想给敬爱的母亲写一篇祭文,以表达作为儿子的感恩之情,可一旦坐在电脑前却又不知从何处着笔,不是我不会写,而是我一想起母亲,心里就感到针刺般地痛,心痛得好像是在滴血,让我的思绪无法平静甚至不能移动鼠标、敲击键盘,以至于至今未能成文。我真的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语言和文字来描述母亲,更不知道该用何种方式来回报母亲曾给予我的那分沉甸甸的母爱。也许,任何的语言和文字遇到伟大的母爱,表达起来总是显得那么的力不从心、那么的不尽人意,因为母爱本就不是仅仅能用语言和文字来表达的。
都说时间会淡化对亲人的思念,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记忆里依稀能看见母亲那慈祥的脸庞和蹒跚的背影,听得见母亲不停唠叨的话语。虽然母亲已离我而去多年,但我与母亲的情感始终如一,那分思念依然难以割舍,那分牵挂依然不能忘却,那分亲情依然根深蒂固,对她的恩情依然那么地刻骨铭心、永生难忘,尤其是每次回到故乡眺望母亲的墓地时,心里曾无数次地呼唤着母亲能回来,脑海里几乎都是母亲的影子,她的音容笑貌依旧在眼前闪现……
母亲是一位普通的家庭妇女,她生于1941年2月6日,逝于2008年9月3日,享年68岁。我知道,母亲的一生和众多的妇女一样,虽说也是平平淡淡的一生,但她曾经历过不少的痛苦和艰难。童年时期,由于当时的贫穷和疾病,接二连三地夺去了亲生母亲和几个弟妹的性命,精明过人的外公就剩下您这么一个可怜的女儿,给您留下一个个痛苦难忘的回忆。上世纪60年代,您从一名针织厂女工回乡务农后,由于父亲在外工作,您一人拉扯着我们兄妹几个在农村艰难度日,每天起早贪黑挣工分、料理家务,可以说是承担起了家庭的重担。直至上世纪80年代初,从农村来到城市成为一名专职家庭妇女后,虽然长年过着平淡的生活,但您的最大功劳莫过于将我和弟妹四个抚养成人,并帮助我们各自成家立业,您的恩情不管弟妹们记不记得,反正儿子是永远铭记、永世不忘。可是,留给您的却是在岁月中平添的一分苍老,满头花发印证了您所经历的沧桑岁月,脸上的皱纹记录了您一生的痛苦与辛酸。当您竭尽全力把儿女们都拉扯大后,本应是开开心心地享受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时,您竟然撒手人寰匆匆而去,也让儿子失去了最后尽孝的机会。人生能够享受母爱是多么地幸福,可如今“子欲养而母不在”了,其悲其痛该让儿子何言以表?“男儿有泪不轻弹”,可每每想起母亲,儿子却常常任热泪流淌,难以自抑。
2008年9月3日,即农历八月初四,对人们来说是个很平常的日子。然而,对于儿子来说却是一个悲痛、难忘的日子,因为这一天不仅是母亲的忌日,而且与我的生日仅相隔一天。其实我知道,您是带着对我们无限的眷恋和怨恨在初秋黄叶的洒洒落落间匆匆去了天堂,就像一颗流星拖着长长的光亮轨迹划过天际一样,在这一瞬间随那一颗流星远去,永远地消失在无边无际的夜空里……母亲啊,您知道吗?在为您守灵的那几个日日夜夜,尤其是在我生日的那天,回想起40多年前的同一天也是您初为人母的苦难日子,儿子的心像刀割一样难受,至今想起还有一种撕心裂肺的痛。我知道,从那时起,儿子的耳旁将不会再有母亲的万般叮咛,儿子的身边将不会再有母亲的身影出现,儿子的人生世界里已永远失去了一双慈爱的目光、一分殷殷的期盼和一分无私的母爱。悲伤的心情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即使任泪飞如雨,也表达不尽我对您深深的依恋和感激之情。
母亲,我亲爱的母亲,您的一生是平平淡淡的一生,是多愁善感的一生,是催人泪下的一生,也是坎坷艰难的一生。每每想起母亲谢世时的情景,我的心里就像被针扎一般的痛。想起虽然母亲饱尝人间辛酸,但她用那颗善心、孝心、苦心和爱心,书写了自己的平凡一生,对我更是恩重如山,是值得我尊敬和爱戴的一位伟大母亲。母亲,您虽然已驾鹤西去,但您给我留下的是所有爱的美好回忆……母亲,现在除了每年在清明和中元节给您上坟时把琐事向您表白、把委屈向您倾吐、把思念对您诉说外,真的不知道还能对您说点什么。有的,也许就是儿子埋藏在内心深处对您的深切怀念和无限感激之情。
母亲,您在天堂里还好吗?您的快乐和幸福是儿子今生永远的牵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