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煤化焦煤集团赵固二矿有个群众工作室,虽然不到20平方米,但作用可不小。
“天气这么热,我们宿舍的空调坏了,能不能尽快修一修?”6月12日上午,该矿钻探队职工卢三元气喘吁吁地擦着额头的汗水,正在群众工作室反映问题。
负责接待他的该矿综掘一队车间工会主席钱昌来一边询问详细情况,一边认真记录。放下手中的笔,钱昌来迅速拨通了矿后勤科的电话,几分钟后,维修人员就携带工具来到工作室了解情况,并随卢三元一道去宿舍进行查看。在对空调进行检查后,维修人员很快找到故障并进行了维修,随后又耐心地教卢三元一些使用空调的注意事项。
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该矿党委十分注重听取职工的意见和建议。当听到职工反映生活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而无法解决时,矿党委、矿工会立即决定成立群众工作室,开启了职工诉求“直通车”,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真正发挥答疑解惑、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的作用。
钱昌来告诉记者:“群众工作室虽小,却是排忧解难的‘民心室’。职工只要有事,都可以进来说。卫生间漏水、职工出勤未记工等琐事,群众工作室统统都管。”
记者看到,小小的群众工作室却是“五脏俱全”:墙壁上悬挂着“群众工作室组织机构及管理制度”“职工维权管理制度”等,办公桌上放着一台电脑,随时记录职工反映的问题、办理过程、办结时限、办理结果、职工的满意评价程度。据工作人员介绍,按照“一间工作室、一套工作制度、一部热线电话、一个工作信箱、一名值班干部”的“五个一”标准,群众工作室安排人员轮流值班,负责接待、登记、跟踪、反馈、归档等日常工作,全年365天不间断为群众答疑解惑,热情服务。
“我反映的宿舍卫生间漏水的事情,两天就给解决了。群众工作室可以说是俺们工人心中的家!”下班路过群众工作室的该矿运输区职工刘翔见到记者来采访,立即停住脚步,感慨地对记者说。
谈起群众工作室的作用,钱昌来给记者说了这样一件事:前段时间,掘进队有两名职工因为琐事发生口角,进而发生推搡扭打,造成一名职工受伤。吃了亏的职工找到群众工作室,要求赔偿一笔不菲的医药费,并声称如果解决不好就上访。工作室人员详细了解并核实情况后,及时给区队和两名当事人协商处理事宜,最终使两人握手言和,避免了一起越级上访事件的发生。
据了解,群众工作室运行以来,通过收集民情民意,对职工群众反映的关系到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等重大问题,矿党委、矿工会集体讨论研究解决;对影响企业稳定的矛盾及时化解,做到了小事不出区队,大事不出矿,99%以上的问题被群众工作室这道“拦洪坝”拦住,基本杜绝了越级上访事件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