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郭树勋 通讯员邱利荣)示范区以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为契机,转变执政理念、从改善民生上下功夫,优化服务方式、从提高质量上下功夫,创新管理模式、从促进发展上下功夫,着力解决思想源头问题,有力地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
转变执政理念,从改善民生上下功夫。示范区党工委树立宗旨意识,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对照市委提出的检验政绩的三把尺子(实践、群众和历史),努力扭转“重显绩、轻潜绩,重当前、轻长远”的政绩观倾向,摒弃过分重视经济总量、发展速度和城市建设倾向,向基层组织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社会管理创新等隐性软实力靠近,扎实解决好群众关心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针对群众反映的农村环境脏乱差、出行难、就医贵、就业难、殡葬难、中小学布点不合理、教育质量不高、饮水安全、农田水利、城中村改造和新型社区建设进展慢等民生突出问题,建立工作台账,强化“钉钉子精神”,一项一项督促解决。今年,该区制订了“20项道路工程、10项民生工程、10件民生实事”的惠民计划,重点在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促进工程进度上下功夫,确保全面完成任务。以美丽示范区建设为载体,实施了“蓝天雷霆”行动,积极取缔詹泗路两侧煤场,开展整洁家园行动。落实“四有一落实”制度,各村都成立了环境卫生整治领导小组,建立了一整套环境卫生管理制度,按照每1000人有2名保洁员的标准组建保洁队伍,并配备了垃圾筐、垃圾车、垃圾掩埋坑等基础环卫设施,落实保洁员经费,确保卫生保洁常态化,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环境。促进失地农民转移就业。实施社保补贴政策,探索实行了更多就业促进政策。组织实施“千人培训”计划,提高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水平。开展失地农民创业培训,落实好小额农村担保贷款,以创业带动就业。开展送岗位下乡活动,实现常态化。今年年初以来,该区共组织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11期、创业培训2期,受训580余人次;举办岗位对接会3次,实现再就业120余人。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基层组织软弱涣散问题,推广兰考县“六步工作法”,充分发挥6支整建工作队和派驻单位的“后盾”作用,加大9个软弱涣散村组织的整顿力度,加快4个村级活动场所建设。
优化服务方式,从提高质量上下功夫。示范区管委会完善服务平台,打造高效便捷“一站式”服务。以“零跑动”为目标,按照“功能完备、服务全面”的要求,整合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将与群众生活生产密切相关的派出所、计生、国土、林业、社会事务管理等事项实行集中办公、压缩时限、阳光操作,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统一悬挂业务流程图和所需材料示意图,设立业务咨询台,梳理出即办、代办、陪办、上门办理四类人性化办理服务,汇总涉农服务项目程序、流程,印制便民服务手册,向社会公开便民服务承诺,提高服务效率。今年年初以来,6个乡镇街道办事处便民服务中心受理事项1.2万件,办结率达99.94%;制作发放便民服务手册2000本、干部连心卡500余张。优化工作方式,重点问题靠前服务。力推领导现场办公,快速沟通解决问题。今年年初以来,该区共召开项目集中开工推进会和工业企业座谈会3次,采纳项目方和企业意见160余条,针对企业和项目单位提出的融资、规划、交通、供电、供燃气等问题,要求有关部门现场答复、表态解决。针对项目、企业方普遍关心的交通问题,通过前期的广泛调研,积极与市有关部门协调,目前优化了2条公交线路,开通了2条新线路,解决了中原路沿线企业职工出行难问题。完善服务机制,长效管理跟踪服务。区直部门联系分包重点项目,主动全程跟进招商项目,主动解决疑难杂症。该区推行“一周一例会、一月一通报、一季一观摩”等项目推进制度,重点工作建立台账,明确目标、措施,限定解决时限,落实责任,严格销号管理。
创新管理模式,从促进发展上下功夫。示范区积极以领导方式转变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以创新驱动为主导,实施科技强区战略。针对高新技术企业偏少、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该区制订科技强区行动计划、科技企业培育行动计划,落实支持政策,加大引进创新力度,促成企业创新发展;针对缺乏人才支撑问题,全面落实示范区人才引进、培养和奖励政策,搭建企业人才对接平台,力促焦作市人才产业园落户示范区;针对项目建设“小、少、慢、难”的问题,出台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做好2014年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工作的意见,重新制定考核办法,设立“重大项目引荐人奖”,派出28支小分队集中外出招商。今年计划组织进行4次集中招商活动、3次集中签约活动和3次集中开工活动。目前,该区已进行了1次集中招商、1次项目集中开工,对接项目180余个,签订意向项目54个,合计总投资235.4亿元。创新社会管理。坚持信访工作“周通报、月考核、季讲评”制度,加强督查检查,推动问题解决;开展积案化解攻坚行动,建立信访积案台账,将所有积案分包到县级领导,实行“一个积案、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包到底、限时办结”的工作制度,力争在短期内迅速化解一批陈年积案。借鉴“枫桥经验”,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实行网格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