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焦作新闻/ 区域 上一版3  4下一版
祥云镇加强防汛工作
温泉镇:真抓实干求突破 抢抓机遇谋发展
图片新闻
温县举办办公室系统业务工作培训班
严把“四关” 确保对照检查写准写实
转作风从方便患者做起
图片新闻
马村区司法局的“一公里思维”
讲述马村好故事 聚焦马村正能量
图片新闻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7月1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马村区司法局的“一公里思维”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马村区司法局结合当前全区开展的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活动,紧紧围绕畅通“最后一公里”做文章,树立“把‘最后一公里’变成高速路”的理念,通过发挥基层法律力量的作用“夯实路基”,通过提高法律服务效率“提高车速”,消除司法服务群众途中的“中梗阻”,让“最后一公里”变成高速通道。请看报道——

  导致司法服务堵在“最后一公里”的症结在哪?

  带着问题,马村区司法局走进基层、深入调研,通过认真梳理分析,找出了所在症结:部分群众法律意识淡薄,不会用法律解决矛盾纠纷;部分矛盾纠纷不能及时解决,小矛盾变成大纠纷;法律服务效率低、门槛高、程序烦琐,群众望法却步。

  找准了“病灶”,该局对症下药,通过“夯实路基、消除梗阻、提高效率”,努力把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建成一条“司法服务高速路”。

  夯实路基,提高司法服务群众的承载力

  “高速路质量的好坏,夯实路基是关键。”该局以完善升级乡镇司法所为抓手,建阵地、抓队伍,充分发挥基层力量的作用,提高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承载力,让问题解决在基层。

  为加强基层司法所建设,该局以司法所建设上档升级工程为抓手,一方面从局机关抽调骨干力量充实到7个街道司法所,将司法资源向基层倾斜,提高基层法律服务能力;另一方面,加强司法所自身建设,提高工作人员普法教育、司法调解、社区矫正、安置帮教、依法治理等核心业务工作能力。

  在农村(社区),加强村级民事调解员队伍建设。该局通过集中培训、手把手传授、座谈交流等方式,强化对各村(社区)民事调解员的培养教育,努力提高各村(社区)民事调解员的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构建了区、街道、村三级严密的法律服务、司法调解网络格局,实现了民事调解全覆盖,全力守护辖区和谐稳定。

  该区安阳城街道私营企业主高某和卢某因为工程款问题发生了激烈冲突,卢某拿着汽油瓶扬言要与高某同归于尽。该街道司法所工作人员得知这一消息后,迅速赶到现场,首先控制住局面。为理顺双方情绪,该所人员依据法理耐心劝导,并对有可能产生的后果给予透彻的分析,使双方都认识到自己一时鲁莽行为的错误。最终双方一致认可该所工作人员提出的4条处理意见,握手言和。由于发现及时、处理得当,一起险些引发的刑事案件的民事纠纷被成功化解。

  消除梗阻,畅通司法服务群众之路

  工作棚架,群众难以享用法律服务;程序烦琐,群众不愿使用法律;法律援助门槛高,群众绕道而行。这些,一度成为司法服务群众的“中梗阻”。

  怎样消除“中梗阻”,缩短司法服务与群众间的距离?

  到群众中去,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该局一改过去大开大阖的宣传方式,以开展“局长普法基层行”法制宣传活动为抓手,专门成立3个送法小分队,由局长和两位副局长带队,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生产生活一线,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和群众手拉手说法,当场释疑,现场办公,真正将法律送到群众手中。

  在该区待王街道靳作村,针对“肇事司机以没钱为由,拒不赔偿受害者”的李某的真实案例,现场传授法律知识,解释法律条文,指导大家遇到这种情况,可以追加保险公司、车主等第三方的责任,获得相应赔偿,并现场为李某起草了法律文书;在待王村,针对一长年上访户,开展一对一法律解答,邀请专业律师结合其信访案件讲解有关法律知识,使信访人明白了走法律程序是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

  对于部分群众由于法律程序烦琐、遇事不愿走法律途径的现象,该局开展了“律师见证”服务。在充分了解事实的基础上,提供有关法律审查证明,简化不必要的程序,避免了许多矛盾纠纷。同时,该局降低法律援助门槛,为农民工、特困群众开辟绿色通道,做到应援尽援。两个月间,该局共为160名群众免费提供法律援助,解决了35个难题。

  提高效能,实现司法服务群众优质化

  如何提高司法服务效率,让群众享受更便捷、更优质的司法服务?该局通过深入一线主动上门、审批程序一条龙、内部建立责任追究机制等形式,不断提高司法服务的时效性和实效性。

  围绕马村区的重点项目,该局主动上门服务。通过助推企业转型升级活动,围绕各类企业发展面临的增长点、矛盾点和困难点,开展“订单式”法律服务;组建了企业法律体检团,围绕企业合同管理、知识产权管理、劳动人事管理等方面,进行专项法律体检评估;通过走访交流等形式,了解企业法律服务需求,派驻法律顾问,对联系企业的规章制度、合同进行修订,规避法律风险。今年上半年,该局共到企业开展法律体检18场次,提出法律建议20个,为企业解决问题6个。

  该局在法律援助、法律公证等办事窗口的办事流程上,实行“咨询服务一口清、发放资料一手清、受理审核一日清”,对各项许可审批做到事前详细指导、事中高效办理和事后跟踪服务,不让群众跑第二趟,提高了群众的满意度。

  在机关内部,该局建立了责任追究制度,杜绝了工作中推诿扯皮影响工作效率的现象。同时,该局将各科室、各岗位的主要任务、完成时限及完成标准建成台账,落实到人,并由专人进行督办考核。在每周一例会上,该局逐项通报办理情况,做到办事有落实、结果有反馈,形成了“人人做事、人人负责,工作不到位有人追究、追究责任有制度可依”的长效工作机制。 崔 晶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