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扎实做好防洪防汛工作 加快推进城市水系建设
向千亿元园区目标挺进
我市秋田管理科技当先
期待并村搬迁早日实现
机械插秧就是好
省十二届美展在郑州举行
乡村走来“美容师”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7月1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机械插秧就是好

作者:本报记者 原文钊 本报通讯员 张俊杰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突突突、突突突……”随着马达声响起,装满秧苗的插秧机行驶在平整的水田里,一株株秧苗在插秧机苗盘上慢慢滑落,稳稳地插进泥中。这是记者7月8日在武陟县乔庙乡马宣寨村的河南菡香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种植基地看到的一幕。

  马宣寨村种稻已有30多年的历史,直到3年前,这里的农民才开始尝试机械化作业模式,从普通农机到现代化农机,从当初的一台设备到现在的全机械化种植模式,如今的马宣寨已经彻底摆脱了以人工耕种为主的落后生产方式,实现了省时又省力的全机械化耕种模式。

  “今年,合作社装备了全套机械化插秧新型设备,合作社的3000多亩水稻仅需一周时间就可以全部种完,比往年可以节省10天以上的时间。为了搞好水稻机械化插秧工作,合作社还购买了机械化育秧机、激光平地仪等配套农业机械,育秧、平地、施肥、插秧一环紧套一环,机械化、流水线作业让俺老百姓轻松种水稻。”该合作社理事长王福军高兴地告诉记者。

  “目前,在我们合作社,水稻种植是全程机械化,已经步入标准化生产,这样不仅能提高产量,还能降低生产成本。”王福军说。他给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机械插秧和人工插秧相比,每亩地节省资金近200元,机械化收割和人工收割,每亩节省100元,水稻从育秧到收获每亩就能节省成本300多元,更重要的是还能大面积提升水稻产量,增加土地产出率,增加产出效益。

  在积极改变传统种植模式的同时,该合作社还积极与省农科院、省种子站等科研部门结合,不断加大水稻新品系的繁育和推广力度。目前,该合作社已引进800多个水稻种子资源在试验田里实行精细化种植管理,并成功杂交出30个水稻新品系,其中3个新品系已经稳定,明年将可以大面积进行推广。①3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