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朱传胜 本报通讯员 秦新立
7月12日,博爱县清化镇西关村热闹得像过节一般。
早上8时,村民们就像迎接亲人一般,站在村口,翘首期盼着。
“来了,来了……”此时,村民向从北而来的一个车队望去。
一辆在车身上挂着的“走群众路线,倾听百姓心声,了解百姓所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条幅,此时显得格外瞩目。
当车队缓缓驶进村口时,掌声雷鸣般响了起来。一分钟、两分钟……掌声经久不息。
从车上走下来的,是军人,是白衣天使。他们就是村民盛情迎接的尊贵客人——第九十一中心医院医疗专家服务队。
这一次,已是第九十一中心医院医疗专家服务队第三次来到这里。不过,让他们吃惊的是,数百名村民排队站在村口两旁迎接他们的隆重场面,就像打了胜仗凯旋而归一样。
在村民眼里,第九十一中心医院医疗专家服务队就是“最可爱的人”,正因为他们的爱心义诊,解除了一个又一个患者的痛苦,而且还从病魔中夺回一些患者的生命。
在人群中的闪大妈就是其中一个,她患上了子宫肌瘤,但并没有发觉任何征兆。若不是第九十一中心医院医疗专家服务队的爱心义诊,一旦恶化,后果会很严重。因为提前确诊做了手术,闪大妈才又过上了正常生活。
此刻,天空飘着小雨,但村民们并没有选择离开。尽管雨滴打在人的脸上是凉的,但在他们心里是暖暖的。因为,他们看到一支阵容庞大的医疗专家队伍进村了。他们中有全军精神疾病防治研究所心理三区主任梁学军,心理六区主任王家威,肿瘤一区主任许软成,心血管内科二区主任顾冰,神经内科一区主任薛战尤,神经内科二区主任张鹏,儿科主任曹苏,感染科主任李慧霞,神经外科副主任史建军,心脏外科主任杜虹,骨科一区主任倪国骅,骨科二区主任李贵山,妇科一区主任袁晓雁,妇科二区主任齐素云,耳鼻喉科主任王军,麻醉科主任王聚民,皮肤科主任王红现,急诊科主任李永明,门诊部主任姚惠辉,特检科主任鹿守印,检验科主任袁蓉,体检中心主任王筠,统筹统购中心主任董毅,眼科中心硕士研究生赵丽君,普外一区硕士研究生王乔,呼吸消化科硕士研究生高会军以及该院各科护士长等80人。如此规模的义诊,史无前例。
当第九十一中心医院医疗专家服务队来到西关村清真寺拐弯路口时,从路口一直延伸到清真寺的路旁两侧站满了村民。见到第九十一中心医院医疗专家服务队,村民的掌声再次响起。
“今生我还是头一次受到这样高贵的礼遇!”一名医疗专家见此场面后感慨地说。
在清真寺内,“鱼水情深”“军民共建”的标语四处可见。“大叔,我们又来了!”此时,姚惠辉双手握住一名回族老汉的手亲切地说。原来,这名老汉第一次没有赶上义诊活动。姚惠辉告诉他,他们还会来的。当时老汉想,医疗专家服务队可能不会再来义诊了。让老汉没有想到,仅隔了两天,第九十一中心医院医疗专家服务队真的又来到了该村。义诊中,老汉哽咽地说:“当年的解放军又回来了……”
在签订军民帮扶共建协议书后,村民就像吃了“定心丸”。今后,他们在家门口就能定期接受到该院专家提供的免费医疗服务了。
“办医院,不能只盯着老百姓口袋里的钱,而是要让老百姓看得起病,看病不再难。”第九十一中心医院院长程正祥在签订军民帮扶共建协议书后说,“今天的送医下乡帮扶活动,仅仅是一个序幕,下一步,我们还将按计划、分步骤地开展一些力所能及的帮扶活动,举办更多的大型送医下基层大型义诊活动,让军医们将党的关爱之情带给老百姓,让老百姓真正得到实惠!”
在义诊现场,作免费彩超检查的村民排起了近10米的长队,32岁的唐慧就是其中的一员。她说,以前,她认为自己年轻不需要作检查,可是当她看到一些亲朋被检查出疾病时,她的健康意识得到很大转变。“以前,很多村民心疼钱,对病情又不了解,嫌去医院麻烦,患上小病不去看,延误了病情。”唐慧说,“现在作检查,能够及时发现病情,这样不仅可以早治疗,也不会把小病积成大病了。我们希望这样的义诊活动,能够经常搞下去!”
在清真寺内,第九十一中心医院各科室的医生们一字排开接受患者咨询,为患者诊断病情。在皮肤科义诊区,王红现一上午接待了20多名患者,他所带来的免费药品,全部都发送完了。在其他义诊区,接受义诊的村民络绎不绝,一度将专家们围个水泄不通。
除此之外,第九十一中心医院医疗专家服务队对老革命军人、军烈属、伤残军人以及孤寡老人和行动不便的年长患者,医护人员携带心电图、彩超等设备,进家入户为他们进行义诊,今年90岁的买秀清,就是其中的一个。她的丈夫丁上贤在抗日时期牺牲,至今已有70年了。如今,她与女儿在一起生活。在测量血压中,医护人员发现,其血压已高达190,接着,医护人员在为买秀清作彩超检查时,又发现了异常现象。姚惠辉见此情况,决定再进行一次详细检查,同时她还为买秀清制定一份健康清单,决定全力为买秀清的健康护航。
看到第九十一中心医院医疗专家服务队医护人员认真、仔细地为母亲检查、诊断,一股暖流涌向买秀清女儿的心间。更让她欣喜的是,医护人员还送来了米、油、饮料等慰问品。“我家里有老人行动不便,你们能不能也来家里给老人体检一下?”“行,我们去!”这样亲切的对话,不时地回荡在西关村上空。这一天,对于西关村村民来说,是最暖人心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