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城市瞭望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管好城市需要部门联动齐抓共管
给“坦诚”的焦作城管点赞
图片新闻
便民很重要 还要守规距
扮靓城市环境 打造宜居城市
盛开在城市里的“黄玫瑰”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4年7月1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盛开在城市里的“黄玫瑰”
—— 探访中站区环卫处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图为中站区环卫处为一线环卫工人发放防暑降温用品。 李 超 摄
 
   

  本报记者 高小豹

  城市街头,有他们清扫保洁的身影;果皮箱旁,有他们清掏垃圾的身影;公厕里面,有他们维修管理的身影;中转站里,有他们清运垃圾的身影……因为身穿橘黄色工作服,他们被人们亲切称为盛开在城市里的“黄玫瑰”,他们就是环卫工人。

  在中站区,有一支300多人的环卫工队伍。“入夏以来,中站区道路灰土较多,部分路段属于城乡接合部,地处老城区,人口密集,造成工人劳动强度大,我们通过提高待遇,改善工人作业条件,为环卫工人营造一个和谐的工作环境。”7月10日,中站区环卫处主任仝复宝说。

  “准备好了吗?开始杀毒!”在中站区一个垃圾中转站,中站区环卫处管理科科长刘新军说。随即,只见3名专业消杀人员穿上工作服,戴上眼罩、口罩、手套,从电动三轮车上取出消杀喷头,打开喷雾开关,对近8米高的垃圾中转站的房顶、墙壁、箱体等各个地方进行全面消杀。据介绍,为有效控制蚊蝇滋生,该处今年购置了一套专业蚊蝇消杀设备,对城区果皮箱、公厕和垃圾中转站进行经常性消杀保洁。同时,该处投入10万余元,对人员密集的金鸥市场、怡光建材市场、许衡广场、中站水厂等公厕内部进行了升级改造,极大地提升了设施的档次和水平。

  为进一步改善城区环境卫生质量,中站区环卫处近几年先后投资近47万元,建成了中站区首座垂直压缩式中转站;筹措资金10万余元,在城区主干道上安装了一批地埋式果皮箱,为行人无障碍通行提供了便利。

  一旁的环卫工张兴娥说,有一次她感冒了,正在清扫路面时突然头晕,刚好被中站区环卫处副主任柳明珠看到。“柳明珠不仅将我接到流动服务车上,还给我倒水。领导这样关心我们,我们怎么能不好好工作呢?”张兴娥说。

  像这样温馨和谐的场景,在中站区环卫处经常能看到。针对环卫工人年龄普遍偏大,中站区环卫处今年为环卫工人发放的防暑降温物品,除了绿豆、菊花、水杯等,将往年的白糖换成了蜂蜜。为了让环卫工进一步感受到单位的关怀,从今年开始,该处为全区300余名一线环卫工人生日当天,每人送上一个生日蛋糕。

  “我认为环卫工作不容易,为环卫工干事要实打实,能让环卫工少出点力,咱多花点钱算什么!”仝复宝说。据介绍,该处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不断改善环卫一线工人工作条件、提高环卫工人福利待遇,筹资6万余元集中为一线工人发放具有防雨雪和夜间反光功能的环卫棉衣340件,大大提高了环卫工人在马路上作业的安全性;投入24万元,率先在全省购买环卫流动服务车1辆,有效解决一线环卫工人在工作中饮水、热饭、避雨、临时休息等问题。

  “近年来,中站区环卫处连续3届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连续6年被评为省级城市市容环境卫生行业先进集体;在全市环境卫生检查排序考核中,中站区连续29个季度保持五城区第一。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离不开环卫工人的辛勤付出。”仝复宝说。

 
3上一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