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①)均从省会承接而来。
该县注重招商实效招优商。该县建立了项目投资评估机制,对所有投资项目,落户前均要评估认定;对于签约过的项目,则要求务必落地生根;对于落地的项目,则实行“亩均效益与优惠政策”相挂钩,新出台的《关于加强产业集聚区土地集约节约管理的意见》,就是为了提高项目的投资强度和“亩均效益”。
项目既要引进来,还要落地生根。为了更好地促进项目落地,该县建立了项目评估联席会议制度、项目手续联审联批制度、重点项目县级领导分包机制、重大项目主要领导协调机制、“七个一”项目推进机制、重点项目环境保障机制,以此提升服务效能,增强外来企业家的投资信心。
中州电气智能电网公司董事长王健欧说:“企业选择武陟,从签约到落户,全程都有一整套制度保驾护航,我们心里有底。”
创好环境
催生项目建设“加速度”
围绕“两不”服务理念,即不让项目在用地环节受麻烦、不让企业人员在办理手续中多奔波,该县建立了县级领导分包、县直部门服务、政法部门班子成员保障环境的项目推进服务机制,探索成立了项目援建中心、行政服务代理中心、用工就业服务中心和行政效能投诉中心,为入驻的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
对于重点项目,该县则实行“捆绑保姆式”服务,所有落地项目,均由一名县级领导牵头抓总协调,解决从落地到投产的所有问题;由一个县直部门跟踪服务,负责项目所有手续办理;由一名公检法班子成员分包,负责解决施工环境问题。
抓软环境的同时,该县全力抓好硬环境,产业集聚区水、电、路、气、通信、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已实现全覆盖。今年,该县产业集聚区还要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0亿元,以此拉动基础设施建设,确保配套设施上水平。
近日,该县又与河南德正置业有限公司正式签约,采用公私合作模式开发木栾新区。木栾新区的开发建设,将进一步拉大城市框架,提升武陟形象,提高承接郑州产业转移能力,推动县域经济实现产城融合、产城互动。
在武陟县,“三创”催生了项目建设一浪又一浪的热潮。“目前,我们已新开工建设千万元以上项目136个,完成投资60.6亿元。投资规模、完成投资额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22.8%和44.3%。”闫小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