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中医专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又到一年冬病夏治时
菊 花
先住院 后缴费
炎炎夏日说“苦夏”
桑拿天最伤心肺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4年7月1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又到一年冬病夏治时

作者:本报记者 王龙卿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穴位贴敷
  接受咨询
  仔细检查
 
   

  7月8日8时整,市中医院呼吸科、儿科、针灸科、疼痛康复科医生开始为早已在门外等候的患者进行“伏前加强”治疗。这也标志着由市中医院和焦作日报社联合举办的焦作市第四届“冬病夏治”节正式拉开了帷幕。

  患者:冬病夏治效果真不错

  “终于轮到我了,今年的人比去年的人还多。”当天10时,75岁的柳克训对记者说,“我已经是第三年来市中医院进行冬病夏治了。原来我患有慢性支气管炎,一到冬季就咳嗽不止。前年夏天,听朋友说市中医院开展的冬病夏治效果不错,就过来试试。没想到,当年冬天我的咳嗽症状就明显减轻了,去年冬天几乎没有发作。”

  今年11岁的常哲从小身体就不好,感冒发烧对他来说是家常便饭,尤其到了冬季更加严重,每次必须输液才能解决问题。“去年夏天,邻居让我带孩子来市中医院儿科试试穴位贴敷,没想到还真有效果。这不,今天一大早我就带孩子过来排队了。”

  据该院有关负责人介绍,如今,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冬病夏治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前来治疗的患者也一年比一年多。

  专家:三伏贴并非人人适宜

  市中医院呼吸科主任张春雷介绍,夏季是一年当中阳气最旺盛的时候,也是调养人体阳气的最佳时机。尤其是三伏天,肌肤腠理开泄,利用体表经络中气血旺盛的有利时机,选取穴位进行贴敷,药物最容易由皮肤渗入穴位经络,通过经络气血直达病灶,使一些宿疾得以恢复。冬病夏治的方法有很多种,如针灸、拔罐、刮痧、推拿、穴位贴敷、薰洗等。其中,穴位贴敷最受大家欢迎,对过敏性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喘息性支气管炎、慢性胃炎、慢性腹泻、胃肠功能紊乱、过敏性鼻炎、颈肩腰腿痛等病症疗效显著。

  此外,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对时间有一定的要求。每伏的第一天开始贴敷,最少需要连续贴敷3年。今年贴敷时间为:伏前加强:7月8日至7月17日;初伏:7月18日至7月27日;中伏:7月28日至8月6日;末伏:8月7日至8月16日;伏后加强:8月17日至8月26日。

  张春雷提醒,三伏贴虽然疗效显著,但不能包治百病,不是人人都适合,如孕妇、皮肤有创伤者、过敏体质者、阴虚火旺体质者等都不适合贴敷。所以,在贴敷前应先找医生进行辨证,然后再对症治疗。此外,成人每次贴敷时间为2~4个小时,儿童为30分钟至2个小时。由于每个人存在个体差异,如果在贴敷后局部皮肤出现灼热、疼痛感,应当立即停药;个别患者贴敷1~2个小时后穴位可能出现小水泡,属于正常反应,不必特殊处理,局部保持干燥即可;如果出现大水泡,必须到医院处理。贴敷期间,忌食海鲜、肥甘厚腻、生冷辛辣食品;贴敷后不要剧烈运动,减少出汗,避免空调直吹;取下膏药后,可用清水冲洗局部,不宜搓、抓、挠贴敷部位,不宜涂抹其他止痒药品,以防进一步刺激局部皮肤。

  冬病夏治避免五大误区

  近年来,冬病夏治这种治疗方法逐渐被公众所认识,到医院接受冬病夏治的患者也越来越多。为此,中医专家提醒,公众要正确认识冬病夏治,避免五大误区。

  误区一:只能治呼吸系统疾病

  据中医专家介绍,凡是在秋冬季节易复发和易加重,并以阳虚寒盛为主的疾病,都适合冬病夏治,如腰腿疼痛、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中风后遗症、脊柱退行性病变、颈椎病、退行性骨关节病、腰肌劳损、软组织损伤、足跟痛等;慢性胃炎、肠功能紊乱、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衰竭、小儿体虚、消化不良、复发性口疮;冻疮、荨麻疹;痛经等妇科病;亚健康状态、疲劳综合征、免疫功能低下等。

  误区二:平时不治疗

  针灸疗法对于风湿病、关节痛、腰腿痛、神经痛、腹痛呕吐、泄泻等疾病都有较好的效果。对于一些冬季容易发作的病,可在三伏天进行针灸治疗,俗称“打伏针”。不少患者听说“打伏针”犹如身体虚弱的人在冬天吃补品,因此都希望通过这一疗法来治病。为此,中医专家提醒,当病症初起时,往往病情较轻,如能得到及时正确治疗,多数能起到较好的疗效,如果一味地迷信“打伏针”,等到三伏天才进行治疗,往往失去最佳的治疗时机,导致病情加重,甚至恶化。

  误区三:一个夏季就能治愈

  冬病夏治是一个综合性治疗过程,主要在于增强患者的体质,调整脏腑功能,防止疾病发作。有些患者治疗一个夏天就有较好的疗效,而一些顽疾需要坚持几个夏天,才能达到“来年少犯或不犯”的明显疗效。如穴位贴敷的效果多数在冬季显现,一些患者由于看不到立竿见影的疗效就放弃治疗,结果延误了治疗时机。

  误区四:日常治疗可停止

  夏季气温升高,体内血管呈自然扩张,血管肌层硬化程度和弹性会稍有改善,可使动脉粥样斑块、血管硬化、微循环障碍等症状减轻或消失,患者容易放松警惕,有人甚至暂停用药,仅仅靠冬病夏治来治疗其他疾病,这种做法恰恰错过了治病的最佳时机。

  误区五:起泡越多疗效越好

  一些患者认为,穴位贴敷时起泡越多,疗效就越好,这个观点并不完全正确,贴敷并不一定要起泡。一般来说,穴位贴敷后只要背部皮肤感觉发热、发烫,就表示药物正在起作用。小 欣

  冬病夏治食疗方

  姜汁牛肺糯米饭

  原料:牛肺200克、生姜汁15毫升、糯米适量。

  做法:牛肺切块,与糯米一起用小火焖熟,起锅时加生姜汁即成。

  功效:具有祛痰、补肺、暖胃的作用,对老人寒咳日久、痰多清稀者有效。

  四仁鸡子羹

  原料:白果仁、甜杏仁各1份,胡桃仁、花生仁各2份,鸡蛋1个。

  做法:将以上原料(除鸡蛋)一起研末,每日清晨取20克,与鸡蛋煮羹1小碗服用。

  功效:具有扶正固本、补肾润肺、纳气平喘的作用,对咳喘日久的患者较为适宜。

  白胡椒公鸡汤

  原料:公鸡1只洗净切块、白胡椒9克、草果3克、良姜3克、葱姜适量。

  做法:将以上原料一起煮熟,放适量食盐,空腹食用。

  功效:此方对畏寒怕冷、遇寒咳嗽、反复感冒、过敏性鼻炎、冬天哮喘加重等症有效。

  二姜猪肚汤

  原料:猪肚一副(醋泡)、干姜10克、良姜10克、草果3克、葱姜适量。

  做法:将以上原料一起放入罐内煮熟,空腹食用。

  功效:此方对胃寒腹冷、寒从中生、脾胃虚弱、饮食不化、慢性泄泻、面黄体瘦乏力等症有效。

  板栗羊脊骨汤

  原料:板栗12个、羊脊骨一个槌碎、肉苁蓉12克、草果3克,葱姜适量。

  做法:将以上原料一起煮熟,放食盐,空腹食用。

  功效:此方对下元久虚、腰酸腿软、腰膝冷痛、筋骨无力有效。 新 华

  市中医院冬病夏治一览表

  科室

  地址

  联系人

  电话

  呼吸科

  治未病中心

  张 医 生 15703911817

  黄 医 生 15039100600

  科室电话 2107352

  王 医 生 13503918295

  针灸科

  门诊楼负一楼

  张 医 生 18539109521

  黄 医 生 18239195639

  科室电话

  2107397

  疼痛康复科

  解放中路与新华街交叉路口东南角

  陈护士长 15703911020

  段 医 生 15236781227

  科室电话 2107515

  儿 科

  门诊楼三楼(西侧)

  王 医 生 13513819622

  杨 医 生 13513819190

  科室电话 2107372

  (本栏照片均由本报记者刘金元摄)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