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指导兰考县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指出,作风建设是永恒课题,要标本兼治,经常抓、见常态,深入抓、见成效,持久抓、见长效,通过立破并举、扶正祛邪,不断巩固和扩大已经取得的成果,努力以优良的党风政风带动全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
十八大以来,随着中央“八项规定”的深入落实、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扎实推进,以及反腐倡廉力度的不断加大,党员干部一些旧有的工作和生活模式被打破,产生了诸多不习惯和不适应,有的感叹工作节奏比以前快了、“压力山大”“为官不易”;有的感到教育实践活动标准太高、要求太严,期盼活动快点结束,“歇一口气”;有的抱怨禁令太多、福利取消、收入减少,觉得“越来越不自由,越干越没意思”。随着社会的发展、改革的深化,各项党纪党规持续贯彻落实,党要管党、从严管党,加强作风建设、从严管理干部将成新常态,能不能适应这些新常态,保持一颗平常心,是对各级党员干部的新考验。党员干部不论是谋事、干事还是做人,都要践行群众路线、践行“三严三实”,从严从实抓作风、持之以恒改作风,适应新常态,保持平常心,堂堂正正做人,老老实实干事,清清白白为官。
在谋事上要适应“不唯上”的新常态,保持“群众第一”的平常心。多数时候,上级和领导的要求与群众的利益是一致的,在两者不相一致的时候,应该把群众的利益放到第一位。当年,焦裕禄在安排粮食统销工作时,不是机械地执行上级政策,而是结合兰考群众大饥荒的生活实际,先安排社员生活,把其他工作向后推一下,最终得到了上级和群众的认可。时下,随着教育实践活动的扎实推进,无论是学习教育、征求意见,还是查摆问题、开展批评,核心是践行群众路线、赢得群众满意,“群众第一”将成为一切工作的新常态。然而,部分党员干部不是深刻领会教育实践活动的实质,把握机遇,净化自身,而是心怀“闯关”心理,抱着作秀思想,领导在时劲头十足,领导一走偃旗息鼓,根本原因是思想上没有把群众放在应有的位置。活动虽有期限,但作风建设无止境。随着活动结束,加强作风建设的各项机制制度也将建立起来、固化下来,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将成为新常态。在此状况之下,要保持“群众第一”的平常心,时常学习先进、学习典型,对比先进,查摆自身存在的问题。要经常性地开展“有辣味”的批评和自我批评,不断净化思想和心灵,以服务群众、方便群众、群众至上为根本,不断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内化于心、外见于行,使“群众第一”成为谋事做事的新常态,把群众至上当成一种追求和修养,这样才能工作方向不偏、自觉服务人民群众。
在创业上要适应“不务虚”的新常态,保持老实干事的平常心。“创业要实”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新要求。对于党员干部而言,创业就是干事。一段时期以来,部分党员干部干事创业好务虚、不实在,有的形式大于内容,表里不一,追求表面热闹没有实质的东西;有的讲话空话套话连篇,全是没用的废话,让人云里雾里、不知所云;有的办事追求轰动效应,表面上热热闹闹,实质上却是群众深恶痛绝的形式主义。这些都是作风不实的表现。焦裕禄在兰考县工作时,不唱“阶级斗争”“红旗飘飘,形势一派大好”的高调,而是直面真实兰考的“三害”,反思“大跃进”“大炼钢铁”“砍伐森林”之害。他静下心来,老老实实地挨村逐户搞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地寻找治理“三害”的根本之策,一心扑在改变兰考面貌的事业当中。焦裕禄是个老实人,也是务实干事的践行者。沙尘里,他劳碌在田间地头,逢天下雨,他去考察水涝,真正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因为他的务实实干,人民永远记住了他。时代呼唤焦裕禄,群众企盼党员干部重拾务实实干之风。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说管用的话,说能做到的大实话、群众听得懂的大白话,清新的话语让人耳目一新。言必行、行必果,不说空话套话,不出空头文件,以敢涉险滩、敢啃硬骨头的精神推进改革,为各级党员干部做出了表率。党的宗旨是为民造福,干部的本职是干事创业。“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是每一名党员干部应有的价值追求。共产党人干事创业,说到底就是实现群众的根本利益。做到这一点,需要把“不务虚、只唯实”当成新常态,不仅要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好事,解决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难事,更要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实事,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业绩。
在做人上要适应“不失德”的新常态,保持勤廉奉献的平常心。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强调,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务必把加强道德修养作为十分重要的人生必修课,自觉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老老实实向人民群众学习,时时处处见贤思齐,以严格标准加强自律、接受他律,努力以道德的力量去赢得人心、赢得事业成就。“百行德为先”。中国几千年来一直把以德修身当作人性的完善和不懈追求。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崇高追求,有“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铮铮铁骨;有“宁静以致远,淡泊以明志”的超凡脱俗,也有“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的俗语白话。所有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在当今时代,道德修养是党员干部的从政之本、执政之基。焦裕禄身为县委书记,不贪不占,甘守清贫,在坚守住清廉这条底线的同时,勤政为民,殚精竭虑、谋福造福,把全部身心奉献给了兰考人民,体现了一名共产党人崇高的道德修养和价值追求。“八项规定”实施以来,有的党员干部在抱怨“为官不易”的同时,抱着“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不求过得硬,只求过得去”的态度,搞“为官不为”。这是一种变相的腐败,根源是党员干部失了德、忘了本。党员干部是公仆,理应付出更多辛劳,接受更严格的约束,党员干部是群众的服务员,理应成为最忙碌的人,满足群众的各种利益诉求。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就要把以德修身融入血液,积极适应这种新常态,保持一颗勤廉干事、敬业奉献的平常心,并使之成为生命的一部分,成为终身的人生追求与价值取向,堂堂正正做人、老老实实干事、清清白白为官。
(作者为温县县委常委、组织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