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焦作新闻/综合|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那山,那人,那邮路
博爱县狠抓北部山区环境治理
预约服务更便民
一张纸献爱心“身边的榜样”慈善捐助活动 第六次公告
桂林考察团莅焦 考察旅游标准化建设
市人民医院和省第二慈善医院结成医疗联合体
全省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 电视电话会议召开
求解“甩鞭族”与公众利益的“最大公约数”
甩鞭子之争:期待刚性约束,莫若各退一步
高“财”生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4年7月1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那山,那人,那邮路
——记修武县西村乡山区投递员赵春林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主人公座右铭
 
   

  本报记者 杜笠

  实习生 王建霞

  “辛苦点算个啥!既然选择了这份工作,我就得把它干好。”一位皮肤黝黑的汉子,抿着嘴角憨憨一笑,诚恳又谦和。他,就是修武县西村乡山区投递员赵春林。

  巍峨连绵,路似盘龙,路的尽头还有路,山的那边还是山,行路数十里,难觅一个人。这里就是西村乡。

  在这样的深山区,投递员赵春林成了大山与外界联系的主要桥梁,成了山民了解外界最重要的信息源。

  作为土生土长的西村乡人,赵春林对这里的一草一木再熟悉不过了。最初的山路泥洼不平,赵春林在邮路上的交通工具只是自己的两条腿。后来,交通条件稍微改善了些,自行车代替了双腿,成为了赵春林邮路上密不可分的好伙伴。按照班次安排,赵春林的投递工作是隔日班,中间间隔的一天能够休息。但是,他为了不耽误村民及时接收报刊和邮件,坚持每天投递。

  每天5时,赵春林准时来到邮政所,先把办公室和投递现场打扫一遍,然后迅速分报排信。准备就绪,他便推着自行车,带上干粮和水,开始了一天的投递工作。他每天都要负重60多公斤的报刊和信件,行走50多公里的山路,待满天星斗时才能下班。每天,他的投递路线要经过西村乡的每个村落,在他爱人眼里,赵春林真正意义上的“家”是在大山的邮路上。

  如今,西村乡实现了“村村通”,泥洼土路变成了柏油路,这一切就像是上天对赵春林的眷顾。摩托车取代了自行车,成了赵春林新的代步工具。依旧是每天5时出发,依旧是60多公斤的报刊信件,依旧是50多公里的山路,交通工具的升级换代使赵春林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甚至中午偶尔有机会能回家吃上一顿热乎饭。

  近年来,赵春林已经骑坏了三辆摩托车。遇上下雨下雪的恶劣天气,他骑不成车,就推着,推不成,就卸下邮包,在鞋上缠上事先准备好的荆条和干草,背上邮件艰难前行。

  2011年8月的一天,赵春林收到了一封大学录取通知书。当时已经是18时了,他仍坚持骑上摩托车,前往20多公里外的当阳裕新村投送。途中,大雨倾盆,山洪、滑坡随时都有可能发生,他怕录取通知书受损,将其揣在怀里。一路上,他不知摔了多少跤,衣服上满是泥。到了当阳裕新村,收件人一家看到赵春林从湿淋淋的衣服中掏出了完好无缺的录取通知书时,感动得不知说什么好,有人拿毛巾,有人递开水……屁股还没坐稳,完成投递任务的赵春林就消失在了投递的雨路上。

  一次,一封地址不祥的邮件,经过两次试投无效,赵春林完全有理由进行改退处理。但他硬是花了4天时间多方打听,将该信件交到了收件人手中。还有一次,有一个寄往该乡黑岩村的汇款单,收件人姓“侯”,与曾用名不符,赵春林为此想出了“家谱找人”的高明之策解决问题。于是,他在本村声誉威望较高的长辈带领下,查找宗氏家谱,在100多页的家谱中一一查找,最后妥投到户。在赵春林的经历中,这样“死而复活”的邮件还有很多,改退的信件则寥寥无几。

  前不久,赵春林患上了肾囊肿,就在他做完肾切除手术修养期间,听说乡里由于人手不够,一时又找不到临时工替班,赵春林毫不犹豫,坚持回到了工作岗位。谈及此事,赵春林总是摆摆手说:“没什么,没什么……”

  何谓“润物细无声”?走进赵春林记者才明白,他的选择,皆因他与西村乡水乳交融的为民情怀。18年来,他在投递岗位上的执着坚守、不计得失,将信念转化为行为温暖人们心头。榜样在身边,时代需要这样充满正能量的榜样!

  记者手记

  在出行、沟通、传递方式越来越便捷的今天,当我们早已习惯打电话和网络聊天之时,有一个群体依然默默地行走在我们身边。他们就是“绿衣使者”——投递员。

  作为一名普通的投递员,赵春林每天奔走在山间的邮路上,在平凡、枯燥、艰辛的工作中实现着人生的价值,为人们送去温馨、快乐和感动。

  俗话说,态度决定一切。这句朴素之言,就是赵春林对工作的朴素态度,也是记者在采访赵春林过程中感触最深的一句话。尽管天气炎热,但赵春林对于生活的满足和对工作的享受,着实让记者感动不已。这种生活态度和工作激情,折射出的正是一个平凡人在平凡岗位上的坚守、执着与奉献,闪耀着一个平凡人不平凡的人生光芒。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