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闲着没事,为了清静一下烦躁的心田,跑到城东的天鹅湖去看荷花。因为一直喜欢荷花的简单,一花一叶,脉络分明,不枝不蔓,删繁就简。在烟水苍茫中,荷花远离喧嚣红尘寂静地开着,带着欲说还休的哀愁,能让我浮躁的心瞬间安静下来。
顺着河堤走,荷塘里一片碧绿。在层层叠叠的荷叶中,零零星星有荷花伫立。或许是下午的原因,池塘里的荷花都没有盛开,像是一个个美人在小睡,真不忍心打搅。随着一阵轻风,荷海里便漾起丝丝涟漪般的绿浪,给湿热的七月带来了难得的清凉。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人们赞美荷,往往在于欣赏荷清高淡雅的气质。在功利色彩渐浓、充满浮躁的当下,诱惑和功利充斥着我们的躯体,虚伪和奉迎伪装着我们的心灵,关系和人情疲惫着我们的生存。而荷却生长在污泥里不仅近墨不黑,反而更加清淡和高雅。所以,喜欢荷,喜欢它与世隔绝的独绝高贵。
“侬本瑶池素雅仙,倾心一动下尘寰。凌波倚翠娇柔色,出淖濯清碧玉颜。”荷花不但花美、香郁、韵幽,而且荷还是中国传统“和”文化的象征。古人讲“礼之用,和为贵”,“荷”与“和”,一草头一禾旁,同音同性,“荷”贴近自然的温和,“和”讲求中和的美丽、自然的和谐,殊途同归。
在夏日的清晨,荷花蓬勃绽放。那绽开的花瓣尖尖向上,相互重叠,一层高过一层,似乎每一层都有每一层的魅力,那挺拔抖擞的花瓣,带着一股朗朗英气,给人以朝气和希望;而傍晚,它们纷纷合上明亮的“眼睛”,拢上了一些无人能懂的寂寞,将一切藏心,安然、恬淡。“水清鱼邀月,池静莲听风”,在温柔的月光里,莲花低入水,淡然眠。可它的心叶,却依然醒着,赏月,数星,输送养分,守护花朵,静看夏渐深。淡淡月色,幽幽莲塘,似乎为我们推开了一扇远离尘世的门,把我们引进悠远的恬静和安谧里。
想起古人“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诗句,内心的感触顿时如泉水一般,缓缓地在心头流过。你看那大片大片深深的绿,那挺立在碧绿之上的莲蓬,还有展翅落在叶芽之上的几只蜻蜓,让静静的荷塘顿时有了一种动感。一阵清风徐来,挟着久远的诗香和墨香幽幽的清香沁人心脾。
到了深秋,莲叶已老,偶尔的几朵莲,清冷寂寞,容颜里满是疲惫与沧桑。不久,花、叶、柄,开始枯萎,化泥。进入深冬,只剩根株,一塘沉寂。“枯枝落叶随波荡,暂谢铅华养生机”,凛冽的寒风,冷冷的冰雪,再次封住了僵硬的池塘。莲在寒冷中,又要隐忍着,静静地度过漫长的冬,等待下一个轮回……
“玉雪窃玲珑,纷披绿映红;生生无限意,只在苦心中。”细细咀嚼幽幽的荷香、那久远的诗香和墨香,更是倍添情味。只是荷风依然,人间已千年了,唯愿心中永远有那一片清荷,无论春夏,还是秋冬,做一个隔岸观花的素心人,净守那一泓清波,静候那一塘月色。
庆幸有这泓清水,有这片绿意,有这朴素的芬芳,炎炎夏日,浮躁的我,心渐渐沉静下来。